探讨采光权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时间:2024-03-20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采光权的赔偿标准及维权方式
一、采光权的赔偿标准
根据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章的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在冬至日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的情况下,每户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800元至2000元。违法建设和处于新建建筑高度两倍水平距离以外的居民住房则不予补偿。在采光权纠纷中,一次性赔偿是较为合适的方式,而定额长期赔偿则不宜采用。目前审判实践中存在两种计算公式,均以《规范》规定的标准为基础。一种计算方式是根据上述规定确定赔偿数额和补偿数额,将两者相加得出赔偿总数。其中,低于国家标准的部分按时间差(分钟)×赔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计算,超过国家标准的部分按时间差(分钟)×补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计算。另一种计算方式是根据不同时间段确定赔偿数额。根据《规范》的规定,根据遮挡采光的时间,确定不同时间段的赔偿单位。通常低于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大于高于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对于高于国家标准的部分,可以进行一次性补偿。对于低于国家标准的部分,可以根据赔偿单位(元/平方米)×居室或客厅面积(平方米)计算赔偿数额。
二、采光权的维权方式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如果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进行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并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大城市住宅的日照标准为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冬至日不低于1小时,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因此,如果采光权受到侵犯,业主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排除障碍,并赔偿损失。保障采光权的实现,需要开发商在建造房屋时注意楼层的楼间距,并根据合同约定,确保每个业主的房屋采光不受到影响。综上所述,采光权的赔偿标准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而采光权的维权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求停止侵害、排除障碍,并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相邻权原则在处理相邻关系中的应用。相邻权原则要求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相邻各方应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等原则处理相邻关系,包括通行、流水、建房挖沟等。法律对处理相邻关系有相应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及当地习惯处理。
-
案情简介:邻居违建纠纷
邻居之间的违建纠纷。被告在露台擅自搭建构筑物,严重影响了原告的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原告要求拆除并恢复露台原状。法院判决被告拆除构筑物并恢复露台原状,被告虽声称得到了默许但未提供证据证实。律师解析了相邻权中的常见权利,如通行权、水权、建筑权等。
-
有关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采光权是指房屋所有人或使用人享有从室外取得适度光源的权利,是建筑物的附属权利。住宅采光权不容侵犯,业主采光受到实质影响是业主被侵犯采光权的关键。大城市住宅日照标准为大寒日≥2小时,冬至日≥1小时,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根据《中
-
探讨采光权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根据《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补偿标准为每户800元至2000元。采光权纠纷应以一次性赔偿为宜,不宜以定额长期赔偿方式判决。目前有两种计算公式,一种是根据规定确定赔偿数额和补偿数额相加,另一种是按
-
探讨采光权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
土地采光权与法律的相关规定
-
探讨采光权赔偿的法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