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相邻权 > 探讨采光权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探讨采光权赔偿标准的法律解析

时间:2024-03-20 浏览:4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9479

采光权的赔偿标准及维权方式

一、采光权的赔偿标准

根据1994年《北京市生活居住建筑间距暂行规定》第四章的规定,被遮挡阳光的现状居民住房在冬至日日照时间不足1小时的情况下,每户可以获得一次性补偿800元至2000元。违法建设和处于新建建筑高度两倍水平距离以外的居民住房则不予补偿。在采光权纠纷中,一次性赔偿是较为合适的方式,而定额长期赔偿则不宜采用。目前审判实践中存在两种计算公式,均以《规范》规定的标准为基础。一种计算方式是根据上述规定确定赔偿数额和补偿数额,将两者相加得出赔偿总数。其中,低于国家标准的部分按时间差(分钟)×赔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计算,超过国家标准的部分按时间差(分钟)×补偿单位(元/分钟/平方米)×居室(客厅)的面积(平方米)计算。另一种计算方式是根据不同时间段确定赔偿数额。根据《规范》的规定,根据遮挡采光的时间,确定不同时间段的赔偿单位。通常低于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大于高于国家标准时间段的赔偿单位。对于高于国家标准的部分,可以进行一次性补偿。对于低于国家标准的部分,可以根据赔偿单位(元/平方米)×居室或客厅面积(平方米)计算赔偿数额。

二、采光权的维权方式

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如果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并进行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的规定,住宅间距应满足日照要求,并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视觉卫生等要求。大城市住宅的日照标准为大寒日不低于2小时,冬至日不低于1小时,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因此,如果采光权受到侵犯,业主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八十三条的规定,要求侵权方停止侵害、排除障碍,并赔偿损失。保障采光权的实现,需要开发商在建造房屋时注意楼层的楼间距,并根据合同约定,确保每个业主的房屋采光不受到影响。综上所述,采光权的赔偿标准是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算,而采光权的维权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求停止侵害、排除障碍,并进行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耕地的相邻关系

    相邻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主要依据《民法通则》和《物权法》的规定进行解读。阐述了相邻关系中涉及的各个方面,如用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以及相关的举证责任和常见的相邻关系类型。在解决相邻关系问题时,应遵循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

  • 相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

    相邻权协议的法律效力,以及其特征和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相邻权涉及相邻不动产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效力的基础在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和符合法律的规定。相邻权具有特定的特征,如主体是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占有人,客体是提供的便利等。处理相邻关系应遵循团结互助

  • 相邻权与地役权的区别

    相邻权和地役权的区别。相邻权并非独立物权类型,是不动产所有权或用益物权的扩展,不需单独公示,具有法定性和对抗性。而地役权是独立的用益物权,需独立公示和当事人协议,可约定有偿或无偿及存续期间。两者在对不动产物权的限制程度方面也存在差异。

  • 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日照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物通风、采光和日照权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建筑物间距缩小、高层建筑增多,导致采光和日照问题日益严重。我国法律对此只有原则性规定,缺乏具体标准,导致案件审理困难。因此,需要加强事前预防、加大对违规开发商的制裁力度,并增加规划审批透明度

  • 探讨姓名权的法律保护措施
  • 有关采光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 房屋采光赔偿标准:律师详解及法律解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