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关系 > 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如何纳税处理

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次性补偿如何纳税处理

时间:2024-08-31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9516

解除合同后一次性补偿交个税的计算方式

解除合同后,双方达成一致并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时,个人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方式:

1. 平均计算工作年限

根据职工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进行平均计算。若工作年限超过12年,则按12年计算。计算结果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用于计征个人所得税。

2. 判断是否需要纳税

根据个人月工资薪金收入的商数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进行比较。内籍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月,外籍及港澳台人员的费用扣除标准为4800元/月。若商数小于费用扣除标准,则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3. 具体计税公式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 - 免税收入额 - 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工龄 - 费用扣除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工龄

在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指个人在取得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未实际缴纳的部分不得扣除。

若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在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在计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时不得重复扣除。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辞退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员工离职后的工资支付问题。单位应在员工离职当天结清所有报酬和费用,不得克扣工资。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如代扣个人所得税、代缴社会保险费用等,用人单位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一定费用。若单位拒绝结清工资或苛扣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公司部门解散被辞退违法吗

    公司部门解散后员工被辞退是否违法的问题。如果公司遵循正当程序,提前告知员工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那么解约并不违法。但如果未遵循程序或错误地辞退员工,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解散后,员工的权益应得到保障,包括薪资报酬、社会保险费用及法定补偿等。违法

  • 九级伤残三个月后辞职有赔偿吗
  • 公司搬迁让转岗不去的有补偿吗
  • 肇事伤人后不履行义务,车主与运输公司将被连带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