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分割方式及甲乙丙丁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属于继承纠纷,应参照继承法的规定,由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均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属于财产权属纠纷,应确权后判决返还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并参照继承法的规定进行均分。
第三种意见认为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对工亡者直系亲属的精神抚慰金,应由四人均分。丁擅自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构成不当得利,应判决返还。
本文支持第三种意见,反对第一、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本案不属于继承纠纷。根据继承法第三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并非遗产,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给工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的。因此,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属于继承纠纷,不应参照继承法处理。
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对工亡者直系亲属的精神抚慰金,应由亲等相同的直系亲属均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包括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和精神抚慰金。作为精神抚慰金,应根据亲等的疏近程度进行分割。当有一亲等亲属时,应由一亲等亲属领取并均分。如果没有一亲等亲属,只有工亡职工的直系亲属与其共同生活时才支付,其他未与工亡职工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不应分割。这表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是遗产,而是为了抚慰工亡职工的直系亲属而产生的具有或然性的福利。因此,应由四人均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三、本案应定性为不当得利纠纷。本案纠纷不属于财产权属争议,因为货币属于特殊的种类物,一经交付即转移所有权。丁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后,甲乙丙对工伤保险机构不再享有要求支付的权利。甲乙对丁的返还请求基于债权债务关系,而不是物权请求权。丁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行为并不违法,不构成对甲乙丙的侵权。然而,丁据为己有的行为没有法律依据,给甲乙丙造成了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本案应定性为不当得利纠纷。
工伤赔偿责任的承担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职工因工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明确,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具体标准和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铜陵市的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待遇。其中,一到四级伤残的赔偿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五六级除了上述还有工作安排相关的内容,七到十级则涉及到解除劳动合同的相关待遇。此外,工亡类赔偿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最后,还提到了根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亡待遇标准,包括一级至四级伤残补助金的具体数额和计算方法。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明确了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此外,文章还涉及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劳动能力鉴定费、工伤预防费用等内容,并对各部门的要求和责任做了简要概述。
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时效限制及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死亡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计算方式。而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请求保护工伤保险死亡赔偿的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