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 > 虚拟财产被盗:寻求公正赔偿的法律途径

虚拟财产被盗:寻求公正赔偿的法律途径

时间:2024-10-2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329

网游账号被盗,虚拟财产损失难以获赔

虚拟财产安全问题引发关注

不少网游玩家都有过账号被盗的经历,当账号被盗后,虚拟货币和装备损失上千元。虚拟财产被盗的确很难获得赔偿。相关专家提醒,网游玩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账号。

玩家维权难,虚拟财产难以追回

最近,武汉一名网游玩家游戏账号被盗,虚拟货币和装备损失上千元。该玩家通过多种途径维权,都因取证难而失败,无法追回自己的损失。网络虚拟财产被盗后,就真的得不到赔偿吗?

网游玩家普遍存在账号被盗的风险

媒体调查中发现,不少网游玩家都有过账号被盗的经历。武汉的一位网友“Kiss”是一名职员,平时喜欢玩网络游戏。去年8月份,他开始迷上了一款热门游戏,并花了800元充值和购买装备。没玩多久,他的账号就被盗了,装备和虚拟货币全没了。

警方难以追踪盗号者,虚拟财产被盗难以追回

王某提醒,玩家打网游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登陆网游网站时要核实网址,很多钓鱼网站与官网只差一两个字母。武汉市公安局民警王某介绍,目前警方办理的类似案件中,因被盗号而损失虚拟财产的案件很少,反倒是游戏玩家交易过程中被骗的案件较多。王某分析说,这两类案件都具有共同的特性,即非接触性。盗号者和行骗者几乎都是使用代理服务器或者虚拟的IP地址,有的甚至在境外作案,因此警方很难找到作案者的真正地址,给调查取证带了很大的难度。同时,虚拟财产的价值没有确定标准,在游戏玩家看来可能值几千元,但在其他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也给警方立案带来了难度。

虚拟财产保护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湖北刘律师说,根据《物权法》规定,虚拟财产是一种无形资产也属于私人财产,是玩家投入了金钱和时间获取的,理应受到法律保护。而虚拟财产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表明这一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近年来,虚拟财产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有玩家私下交易造成的纠纷,有虚拟财产被盗导致的玩家与玩家之间、与厂商之间的纠纷,但大多因没有报案或不够立案标准,基本都得不到处理。刘律师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关于虚拟财产的鉴定标准,以便于办案部门遇到类似案件时有统一的处理标准。“公安机关立案是有相应的标准,假如玩家只提供损失10000个游戏币的证据,在没有衡量标准的情况下,民警自然无法确定其真实价值。”刘律师介绍,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虚拟财产保护是有判例的,只不过因为取证难度很大,所以被判决的极少。

保护账号安全,预防虚拟财产损失

在目前的情况下,虚拟财产被盗的确很难获得赔偿。相关专家提醒,网游玩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账号。玩家打网游时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登陆网游网站时要核实网址,很多钓鱼网站与官网只差一两个字母。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使用公共电脑时要及时清除上网记录。切不可一听到“超值点卡”、“低价装备”、“快速升级外挂”等就冲动点击各种未知链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用定义

    交通事故中交通费用的定义,即受害人为接受医疗治疗而产生的额外费用支出,这些费用被视为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加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正式票据的定义,指被国家承认可作为报销凭证的税务发票和收费收据,包括多种票据类型。

  • 有限合伙撤股的法律程序

    有限合伙撤股的法律程序及有限合伙公司的法人属性。有限合伙撤股的情形包括合伙协议约定的撤股事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等。撤股程序需根据合伙协议约定进行,合伙人违反规定应赔偿损失。此外,合伙组织具有独立性、合伙财产共有性、对外承担责任独立性等特征,而有限合

  • 大二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

    教育部规定的顶岗实习要求及大学生强制实习举报的法律依据和途径。高职院校必须确保学生至少顶岗实习半年,这被视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如有遭受学校强制实习的情况,可向教育局投诉或依据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大学生维权的现状、定

  • 原告住址:

    原告因交通事故导致的身体受伤和财产损失,向被告提出具体的赔偿要求。原告在上班途中被被告驾驶的车辆撞击,导致头部和身体多处受伤,自行车严重损坏。经过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认定,被告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赔偿医疗费、交通费、车辆损失费和精

  • 一、侵犯物权损害赔偿范围
  •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
  • 离婚损害赔偿的要求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