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法中,过错责任是民事责任领域的核心问题。过错责任原则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对于培养道德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至关重要。它们的功能包括确定行为标准、督促人们合理行为、履行法律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预防损害发生、协调利益冲突。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责任性质为侵权责任,不适用无过失责任。因此,在医疗事故的归责时应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的适用范围是受到法律特别限定的,不允许任意扩大其适用范围。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医疗过程本身充满不确定性。在医疗过程中,为了保护整体健康,往往需要在局部产生损害。因此,要求不对就诊人造成损害几乎是不可能的。
无过失责任不考虑双方的过错,仅以因果关系存在即要承担民事责任。这使得责任的承担失去了道德的可非难性,实际上纵容了损害的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新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即如果行为人不能提出合理的抗辩事由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将被推定为有过错。这一原则兼具无过失责任原则和过错责任原则的优点,既体现了责任的道德可非难性,又减轻了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兼顾了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平衡,体现了民法的公平原则,应当作为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根据上述原则,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事业单位法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在医疗过程中存在过失。然而,医疗单位法人可以通过举证证明损害结果与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和自己的医疗行为无过错而获得免责。
考虑到医疗活动的专业性,对于作为非专业人员的受害人来说,很难判断医疗事故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可以实行因果关系推定,即在侵权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可能性,即可认定存在因果关系。
推荐阅读: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分析
推荐阅读: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分析
推荐阅读:医疗事故责任该如何分割?
引用法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 [5]《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医疗赔偿的个人承担问题,包括医疗事故中的赔偿比例以及相关因素,如事故等级、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其他医疗行为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需适用民事法律处理。文章旨在明确医疗赔偿中的责任归属,保障受害者权益。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温xx和刘xx作为上诉人,针对xx县人民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他们认为一审判决在死亡赔偿金和精神抚慰金的计算上存在错误,要求撤销原判并依法改判。上诉人主张死亡赔偿金应以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而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应按照规定标准执行。同时,他们还质疑一审判决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及赔偿标准。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一种货币补偿方式。计算基础是医疗事故发生地的年平均生活费,具体年限根据患者和事故后果确定。赔偿方式需一次性结算,由医疗机构支付。计算时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