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新车被人撞了,虽然对方赔了钱也修好了车,但心里总像吃了个苍蝇一样不爽。准新车成了事故翻新车,在二手车市上价格陡降。那么车主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贬值赔偿”吗?
今天,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对此类纠纷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曾有车主申诉成功得到贬值赔偿
在现行的法规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贬值赔偿”的条款。因此判决标准并不统一。
2007年,宁波一车主刚买不到半个月的新车被一大车追尾,交警部门认定大车司机负全责。在保险公司赔付了汽车修理费用之后,车主也认为对方应该再赔付新车的“贬值费”。双方闹上法庭,根据《民法通则》117条规定:“损害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或者折价。”最终法院根据专业机构评估的数据,对这辆车作出了贬值16000元的鉴定结果,支持了车主的诉讼请求。
《意见》对主张机动车贬值赔偿的一般不予支持
然而今天公布的《意见》中,对于颇具争论的“贬值损失”是否应给与赔偿问题定为“区别情况看待”。
规定为:已主张机动车维修费用等财产损失赔偿的赔偿权利人,又主张机动车贬值损失赔偿的,一般不予支持;但属于待售中或者运输中的新车受到损害等特殊情况的,可酌情予以赔偿。
那么销售出去的车,哪怕只开了一天都不能获得“贬值赔偿”吗?
“如果事故车辆在修理后能够复原,不影响原来的性能和使用,原则上是这样的。”省高院民一庭庭长许惠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我们同情车主,但是根据《意见》规定,我们一般不支持贬值赔偿。”
“当然也有特例。”许惠春补充道,“有的事故车辆除了本身价值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比如老爷车,有收藏价值。那我们在判断的时候就会根据情况重新考虑了。”
提醒车主合理判断车辆贬值
汽车自买回来第一天起,就开始贬值。通过记者了解,《意见》中的“不予支持”,主要针对的是修理之后性能如初、没有任何损害的车辆。而对于一些在事故中,车辆性能变差无法复原的情况,法律是给予赔偿保护的。
打个比方说,事故导致发动机受损,修复后动力变差,百公里加速由原来的10秒降到了20秒,那么车主完全有理由要求得到除修理费之外的补偿赔款。
推荐阅读: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法规
交通肇事逃逸伤者的赔偿方式,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方式和注意事项。医疗费的计算需注意与治疗无关的费用,误工费的计算需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其他费用如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及住院伙食补助费也都有明
经营财产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的限制问题。保险公司自留保险费与其承担保险责任范围密切相关,关系到其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根据《保险法》第99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当年自留保险费不得超过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四倍,以确保其资本与承保额度相匹配并加
人寿保险理赔的标准,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根据医院证明和交通事故发生地的相关标准进行计算,并凭据支付。同时,还涉及被抚养人生活费补偿范围、残疾用品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等方面的规定。
中国保险法中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谎称发生保险事故或制造事故、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年龄不实等情形下的保险处理原则。同时,也讨论了保险合同效力中止后投保人未按期申请复效、保险标的转让导致危险程度显著增加等问题,并强调了保险期间内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