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赔偿判决执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时间:2024-09-16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1548

赔偿判决的强制执行程序及方式

一、赔偿判决执行程序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当对方不执行法院判决时,您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二、强制执行的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2章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

查询是指人民法院向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单位调查询问或审查追问被执行人存款情况的活动。

冻结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保全或强制执行时,对被执行人在金融单位的存款采取的不准其提取或转移的一种强制措施。

划拨是指人民法院通过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单位,将被执行人的存款划入申请执行人的账户内的执行措施。

2、扣留、提取被执行人的收入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

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的财产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4、搜查被执行人隐匿的财产

被执行人不仅逾期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还将财产转移起来,拒不向人民法院交待自己真实的财产状况时,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5、强制被执行人交付财物或单据

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法律文书指定一方当事人交付财物或票证时,执行人员应传唤双方当事人到庭或指定场所,由被执行人将财物或票证直接交付申请执行人签收。

6、强制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

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可以强制搬迁被执行人在房屋内或特定土地上的财物,腾出房屋或土地,交给申请执行人。

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

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按照法律文书的规定,强制被执行人完成指定的行为。

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

被执行人拖延履行义务期间的债务利息要在原有债务利息上增加一倍,迟延履行金的数额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另行决定。

9、强制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

在执行中需要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时,人民法院可以向有关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三、强制执行的申请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强制执行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等执行文书。

2、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3、申请人提出申请并符合法定程序。

以上是我国赔偿判决的强制执行程序及方式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认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的确认问题。干部身份在中国仍然存在并涉及到职称认定、工龄审核等方面。干部身份的确认涉及不同情况,包括统招的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以及非统招类的毕业生等。要明确身份需要办理相应的手续,例如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干部吸收和录用手续等。此外,买断工

  • 协商解决

    解决纠纷的四种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其中,协商和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而仲裁和诉讼则具有。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式。同时,提到了相关法律条款作为参考。

  • 书记员的司法行政地位

    书记员在我国司法体系中的行政地位和法律定位。书记员是人民法院的行政工作人员,负责法庭审理记录等审判辅助事务,其职责受到相关法律的明确规定。担任书记员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国籍、拥护宪法、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等。同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被开除

  • 法庭上的录音合法性问题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

  • 审监庭调解、和解工作经验总结
  •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 民事经济追溯期限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