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劣药”是指药品成份的含量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以及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
违反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劣药未构成犯罪的,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没收劣药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批劣药相当正品价格的3倍以下的罚款。如果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即构成犯罪。按照新<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假药”是指药品所含成份的名称与国家药品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规定不符合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另外几种情形也按假药处理:
一是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
二是未取得批准文号生产的;
三是变质不能药用的;
四是被污染不能药用的。
生产、销售假药,没有构成犯罪的,按照<药品管理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没收假药及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该批假药冒充正品价格的5倍以下的罚款。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即构成犯罪,按照新(刑法)的规定,生产、销售假药构成犯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消费维权相关知识,推荐阅读:
施工组织的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包括全过程质量检查、质量事故处理、贯标工程的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计划的监督和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检查、质量管理意识教育、作业质量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技术和质检员的工作重要性,并提到了测量放线、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以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机关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应推荐或参与产品经营活动。文章还详细阐述了违反产品质量法的处罚方式,包括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及行政责任,其他相关人的违法行为及责任,以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的法律
诊所销售过期药品的法律处罚和消费者的赔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销售过期药品的诊所将面临货物没收、罚款、停产停业整顿或撤销许可证等处罚,情节严重可能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可通过投诉、法律途径等方式寻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