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时间:2025-07-17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2163

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引言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特别是在涉及侵害受害人贞操权的强奸等行为中,精神损害问题尤为严重。关于受害人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学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否定说

有一种观点认为受害人无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主要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该条规定了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但并未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刑事案件中不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

观点二:肯定说

另一种观点认为受害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因为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并不能作为否定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的依据。该条规定只是说明受害人不能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而并不能说明他们不能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笔者赞同这种观点。

论证

第一,不承认刑事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是不合理的。例如,对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如果程度较轻不构成诽谤罪,被害人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如果程度严重构成诽谤罪,被害人却无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种差异是不合理的。对于侵害受害人贞操权等严重刑事犯罪行为,我们认为应该给予严厉打击;然而,对于受害人在人格、精神和经济上所遭受的损害,却不能给予任何民事救济和赔偿,无法抚慰其精神创伤。第二,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完全弥补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追究刑事责任和要求犯罪分子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责任。前者是犯罪分子对国家承担的公法责任,后者是犯罪分子对受害人承担的私法责任。虽然追究刑事责任可以使犯罪分子受到刑法的制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慰受害人,但这种责任并不直接对受害人承担。受害人的精神痛苦无法通过物质补偿得到弥补。因此,追究刑事责任并不能替代民事上的精神损害赔偿。第三,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不能作为否定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的依据。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属于实体权利,而该条规定的是程序权利和行使实体权利的途径。该条规定的不完善和路径的不畅通,只表明受害人行使该实体权利存在困难,并不表明该权利不存在。因此,受害人不能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来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并不意味着他们无权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然而,值得指出的是,在我国目前的诉讼体制下,刑事案件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确实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护。这反映了我国维权机制在这方面的不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在于我们对贞操权等权利受损后果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民法保护贞操权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

结论

综上所述,既然刑事犯罪会给受害人带来精神损害,就应建立起有效的法律救济机制,以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允许受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然而,最终是否实施将取决于立法者的选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附带民事要应该怎么赔偿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相关内容。在刑事案件中,涉及到的民事赔偿涵盖多个方面,如医疗费用、误工损失、护理费用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受害方有权索赔。但针对诈骗案件,一般无法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除非涉及生

  • 刑事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情况。关于受害人是否有权利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受害人无此权利,主要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受害人有此权利,认为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不能

  • 民事执行申请流程详解

    轻伤二级是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不是计算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人身损害致残分为一到十级,赔偿金额根据伤残等级和最高法院的解释来确定。轻伤二级达到刑事案件立案标准,需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赔偿实际物质损失,不赔偿精神损害,赔偿金额较少。但

  • 自诉案件的范围有哪些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自诉人就是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自诉人在刑事案件中,有权申请撤销案件,有权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申请调取证据和传唤证人,有权申请审判员、书记员、鉴定人发问,有权参加

  • 为什么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 如何认定事故责任认定书性质
  •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遵守哪些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