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要求行为人存在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配偶一方的过错行为必须属于法定的四种行为之一,才能构成离婚侵权行为,从而产生损害赔偿责任。其他行为不符合法定要求,因此不予赔偿。简而言之,只有违反明文法律规定的行为才能引起损害赔偿。
法定的四种行为包括:
(一) 重婚:指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重婚行为无论是法律上的重婚还是事实上的重婚,都构成刑法上的犯罪。
(二)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不以夫妻名义。对于同居的界定,不仅以寝食一起为标准,还要求婚外异性同寝的长期性、稳定性,以避免与重婚行为混淆。
(三) 实施家庭暴力: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
(四) 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虐待指经常以打骂、侮辱、强迫劳动、限制自由等各种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迫害、折磨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遗弃是指拒绝扶养负有扶养义务的年老、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虐待、遗弃情节恶劣的构成刑法上的犯罪。
离婚损害是指配偶一方的违法行为导致另一方在人身和财产上遭受不利益。这种不利益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合法婚姻关系受到破坏,导致离婚;
二是配偶身份利益遭受损害,导致对方精神痛苦和创伤,造成非财产损害;
三是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行为造成肉体上的伤害,同时也导致其他财产利益受损。
这三个方面的损害事实是构成离婚侵权行为的必要条件。根据婚姻法的要求,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必须导致离婚这个法定要件。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只有导致离婚且无过错方才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也明确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离婚损害赔偿必须以离婚为前提,离婚是法定的损害结果,只有婚姻关系解除且无过错方才能提起损害赔偿。
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必须直接导致法定的损害结果,即婚姻关系破裂而离婚。这种因果关系是直接的,也是法定的。只有这种直接的因果关系才能构成离婚损害赔偿的要件。如果行为人实施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四种行为之一,导致对方财产、身体或其他损害,但没有导致离婚,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不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相反,如果离婚的原因不是婚姻法规定的四种行为之一引起的,也不能提起离婚损害赔偿。因此,婚姻法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是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司法实践中,可以采用"三步走"的方法来认定这种直接的因果关系。首先,确定配偶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的条件成立,即离婚;第二步,确定配偶一方的行为是否在事实上属于导致离婚的原因;第三步,确定已构成事实上原因的行为是否是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行为。只要确认行为人有婚姻法规定的四种行为之一,并且无过错方因此行为而请求离婚,即可确认构成因果关系。
离婚损害侵权的主观过错应为故意形式。配偶的一方在主观上有意违反婚姻法规定,明知合法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合法的配偶身份利益不容侵犯,却实施了婚姻法禁止的行为,其故意的主观意图不难确定。过失在离婚损害中根本不存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关系的破裂往往不是一方的过错所致,过错的认定较为复杂。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只有无过错方才能请求损害赔偿。判断离婚是否有过错,应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导致离婚的四种情形为依据,以婚姻法立法意图为准则。在判定过错时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对损害行为人实行过错推定原则。无过错方提起离婚损害赔偿时,只要能举证证明损害行为人实施了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行为,就可以推定损害行为人主观上具备过错的故意。如果损害行为人不能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就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是对无过错方实行行为法定原则。无过错方提起赔偿的一方如果没有实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的行为,即便有其他导致离婚的行为,也应根据行为法定原则认定其无过错。这种无过错是法定的无过错,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无过错。例如,女方好吃懒做不务家事,男方强迫女方做事,导致离婚。尽管女方在日常生活上有过错,但在法律上没有过错,男方不能因此提起损害赔偿。在双方均有法定过错的情况下,能否提起损害赔偿,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例如,男方实施家庭暴力,女方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根据个人观点,双方可以提起离婚损害赔偿。根据各自过错的大小,可以分清责任比例,实行过错抵消。精神赔偿也可以量化为具体数字进行相互抵消,最终确定赔偿的具体数额。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九条
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及婚外情期间对小三财物的追回权。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平等处理,擅自处分共同财产为无效行为。赠与小三的财产损害无过错配偶的权益,应认定为无效并返还。单纯的婚外情不受法律调节,但涉嫌重婚罪的将受到刑法处罚。离婚时,
婚姻法中关于婚外情离婚是否能请求赔偿的问题。根据婚姻法规定,只有在重婚、同居、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等法定情节下,无过错方才能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单纯婚外情或婚外性行为很难获得法院支持。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收集离婚损害赔偿证据,包括文字证据、视听证
中国法律对于曝光婚外情证据的规定,指出其侵犯了隐私权并违反了侵权责任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收集婚外情证据的方法,包括电子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和录音等,但需注意采集证据时需遵守法律边界,避免侵犯他人隐私权。
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离婚诉讼中受害的配偶一方,即无过错方的配偶;义务主体是离婚诉讼中的过错方配偶,需存在法定的过错行为,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法律只能追究危害较大的过错行为,无过错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