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是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相互考察的阶段。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有权提前3天通知用工方解除劳动合同,而用工方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或代通知金取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若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因个人原因被解除劳动合同(如违纪、造成重大损失、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用工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或代通知金。
然而,若是由于用工方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用工方需要征求劳动者的意见。在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双方可以签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并根据协议约定支付补偿金。若劳动者不同意协商解除,且用工方因自身原因无法履行原劳动合同,用工方应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若未通知的,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并根据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用工方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用工方需要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试用期不超过6个月的),并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本人。考虑到试用期满即转正的特殊性,一般会采用支付一个月代通知金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按照该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解除劳动合同时,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立即结算工资并一次性结清。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根据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在试用期中,除非劳动者有违纪等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甲方与乙方关于成人教育脱产学习的合作协议。甲方为乙方提供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乙方需满足报考条件并遵守学校规定,完成学业后获得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甲方还设奖学金鼓励委培生努力学习,并为其提供就业服务。协议详细规定了双方的义务、费用、退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