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没有将书面劳动合同给我一份。我在该公司上班16个月了,在我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单位突然通知和我解除劳动合同。请问单位的做法合法吗?我能得到哪些补偿或赔偿?
湖南一星律师事务所叶翔锋律师回复:《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文先生的做法是违法的,文先生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规定:“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文先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为期两年,在期限未满且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和经济赔偿。其中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另外,若在劳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用人单位还有其他违反法律或劳动合同情形的,劳动者还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要求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
关于代位权的法律规定。当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债务但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时,法院可根据申请执行人的请求要求第三人履行债务。此外,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是一种债权保全方式,允许债权人在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第三方债务人的权利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权利。代位权的行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我国法律规定,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事实及文书可作为法院认定事实的依据,并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在某些法律或当事人约定中,公证是法律行为成立的要件。公证书具有证据、执行和法律上的效力,是特殊的书证,经公证的法律行为法院应确认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