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根据以下规定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年工作日: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 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 ÷ 4季 = 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 ÷ 12月 = 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月计薪天数 = (365天 - 104天) ÷ 12月 = 21.75天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 - 8小时) × 小时工资 × 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 × 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 × 300%
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加班,加班费应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在节假日工作的,应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并安排补休。对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法第44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因此,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加班,加班费应以不低于日工资基数的3倍支付加班工资,而在5月2日、3日加班应以公休日加班的标准给予双倍支付工资。
以上是关于圣诞节加班是否有加班工资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对于实行标准工时制的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如“五一”等加班,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工资。如果有任何法律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用人单位未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春节假期休假的,加班费按1月25日至27日三个法定节假日劳动报酬的300%支付。其他春节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不能补休的,按工资的200%支付加班费。延期复工属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