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角度来看,各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比较集中的商品有钢材、纺织品、汽车零件、轻工产品等。
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要求对从原产于中国的无缝钢管施以98.37%的反倾销税,并对中国政府的补贴征收额外的反补贴税。一旦美国对中国无缝钢管征收高额反倾销税,中国大多数无缝钢管出口企业将被迫退出美国市场。
除欧盟和美国外,其他国家也对中国产的聚酯纤维、粘胶纤维等纺织原料实施了反倾销措施。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高强力纱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印度则对中国的聚酯纱线、粘胶纤维、尼龙长丝等多种纺织原料发起了反倾销调查。
美国已对中国汽车零件发起了近10宗反倾销调查,涉案商品包括车轮垫圈、刹车毂、刹车盘等多个品种。欧盟和阿根廷分别对原产于中国的铝合金轮毂和钢轮毂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印度则对进口自中国的用于商用车的前轴传动杆和转向铰链开展了反倾销调查。
中国鞋类产品也是被实施反倾销措施较为频繁的商品之一。欧盟从2006年10月起对中国皮鞋征收16.5%的反倾销税,南美国家如阿根廷、巴西和秘鲁也对中国鞋类产品采取了临时反倾销税。
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WTO规则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二是使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往规模日益扩大,在市场竞争愈益激烈情况下,贸易摩擦和纠纷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此外,经济衰退期间各国更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是规律性的表现,有的世贸组织成员也滥用规则。
中国政府在与他国的贸易争端中较少使用贸易报复措施,使得别国政府和企业忽视了中国保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从企业层面看,中国企业在遭到别国贸易救济调查时,往往认识不足,应诉不力甚至不应诉,从而造成中国企业软弱可欺的印象,助长了别国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海关统计专家建议,对于出口企业而言,首先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WTO法律框架下通过积极应诉来保障自身权益。其次要推进出口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依靠科技创新增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例及其原因。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中,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产品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实质损害。中国当前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数量不断上涨,特点包括以欧美等发达地区为主,政策歧视严重,针对优势产品,反倾销国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延伸
根据我国反倾销法律的规定,除了调查机关自主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的情形外,在其他情况下,反倾销调查应当在收到由国内产业或者国内产业的代表提出的书面申请之后发起。
中国反倾销调查申请人的资格标准,即哪些主体可以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文中明确指出,只有中国境内生产与倾销进口产品同类的产品国内产业或其代表,才可以依法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资格判断主要依据是国内产业的生产规模及代表的代表性。案例实践显示,大部分反倾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全球纺织业反倾销的新发展特点和趋势。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纺织业反倾销立案数量迅速上升,涉案产品种类也大幅扩展。反倾销已不仅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频繁发起反倾销调查。西方国家对中国纺织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率,数量倾销成为国际纺织品反倾销的新形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