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是否能够申请假释
时间:2024-03-12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数罪并罚的假释申请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在执行原判刑期达到二分之一以上的情况下,才有资格申请假释。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来说,只有在实际执行刑期达到十三年以上的情况下,才能有可能被考虑假释。当然,这还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包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以及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性。
假释的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则需要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此外,这些犯罪分子还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且展现出确实悔改的表现,同时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存在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然而,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则不得享受假释的权利。
考虑社区影响
在决定是否给予犯罪分子假释时,还需要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这是为了确保假释不会给社区安全和秩序带来威胁,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社区居民的利益和安全。因此,在申请假释时,犯罪分子必须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并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和评估。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假释的机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释人员的贷款问题
假释人员在贷款方面面临的问题,以及假释的实质条件和关键要求。假释人员在申请贷款时可能因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和足够的抵押财产而遭遇困难。假释的关键条件是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表现,以确保不会再次危害社会。对于未成年犯、罪行严重的罪犯及
-
假释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
剥夺政治权利的日期的确定方式
剥夺政治权利日期的确定方式。对于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剥夺;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始日期与管制刑期相同;对于拘役、有期徒刑、死缓期满后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
-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该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犯罪信息,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但仍需按照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框架内工
-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
假释后的处理结果
-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