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入世后中国第一启反倾销案

入世后中国第一启反倾销案

时间:2020-05-2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384
2001年9月20日,**PPG司在加拿大贸易法庭提出起诉,起诉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在加拿大市场进行倾销。2001年12月18日,加拿大反倾销调查机关决定对本案进行立案调查。

2002年2月15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作出损害初裁,认为自中国进口的相关产品对加拿大相关产业构成了产业损害及损害威胁;2002年5月2日,加拿大海关税收署对本案作出倾销初裁,税率为36%~94%。7月31日,加拿大海关税收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作出反倾销终裁,给予中国应诉的4家企业市场经济待遇,同时享受个别税率。4家应诉企业的税率分别为:福建福-耀公司4.09%,深*义、**奔迅、东莞港湾3家企业为0。中国其他企业适用普遍税率:14.32%。本案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0072100.21。调查期为2000年12月1日至2001年11月30日。

2002年8月31日凌晨,从加拿大传来消息,加拿大贸易法庭(CITT)对来自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反倾销案作出终裁,认为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在加拿大市场上没有倾销,对加拿大的相同产业并未构成损害。根据此判决,中国所有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将可以继续以零关税进口加拿大。这是中国入世之后,外国政府第一次按照中国入世议定书在反倾销调查中承认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企业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赋予的权利在外国反倾销诉讼中争取到对自己有利的裁决,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

加拿大汽车挡风玻璃反倾销案是中国入世之后重案之一。福-耀等企业是否获得市场经济待遇这对于今后其他类似企业在国外反倾销调查中的应诉策略有重大影响。这个案件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我国反倾销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外国反倾销政府部门调查中国企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条件时,同时也要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发放问卷,调查中国法律和宏观经济政策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是否存在控制与被控制关系,这是外国政府要调查的主要问题。

出于慎重起见,5月加拿大政府主管部门派出了一个8人的代表团到中国进行为期14天的实地核查。“这是30年来,加拿大政府反倾销主管部门派出的规格最高的核查工作组”,加拿大律师马-格兴奋地说。“我认为中国政府的接待工作做得不能再好了。马*红副部长代表外经贸部发表的谈话很有说服力,是决定性的。”

“政府重视,是这次核查成功的关键”,福-耀负责反倾销工作的副总裁说。在前来核查之前,加拿大代表团发来了一个长长问题清单,包括他们提名回答问题的人的名单。除了外经贸部之外,还包括国家经贸委、计委、外汇管理局、进出口商会等部门。“我们十分感谢外经贸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他们的组织协调工作很有效率,”福-耀的副总裁说。“核查组织者的专业知识惊人地渊博,好比是一部百科全书”,马-格先生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现状与问题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 反倾销税可以追溯征收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终裁决定确定存在实质损害,并在此前已经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的,反倾销税可以对已经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的期间追溯征收。终裁决定确定的反倾销税,高于已付或者应付的临时反倾销税或者为担保目的而估计的金额的,差额部分不予收取;低于已付或者

  • 倾销申请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资料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调查机关应当允许申请人和利害关系方查阅本案有关资料;但是,属于按保密资料处理的除外。终止调查:申请人撤销;没有足够证据;幅度低于2%;数量或损害可以忽略不计;商务部认为不宜继续进行。临时反倾销措施: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建议决定采

  • 反倾销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规定
  • 中国胜诉俄罗斯对华最大反倾销案
  • 倾销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