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和医事仲裁

时间:2023-12-3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165

所谓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有关规定,事行或事后达成协议,把他们之间的一定争议提交仲裁机构,由该机构对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判断和裁决以解决争议。所谓医事仲裁,指是医患双方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处理发生争议时,由仲裁机关做出的裁决、判断和处理,它与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的方式解决纠纷,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均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提交仲裁以双方当事的协同为前提,即双方都愿意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仲裁机构才能以此为根据进行仲裁。一方同意提交仲裁,另一方不同意仲裁的,仲裁机构无权进行仲裁。第二,不论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仲裁机构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是行使裁决权,否则仲裁机构无权受理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第三,发生争议的主体与争议涉及的问题不同,因而仲裁机构与仲裁程序不同。第四,不同的仲裁具有不同的性质。

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它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随着商品贸易的发生、发展产生和建立起来的。在古罗马商业发展时期,开始出现用仲裁方法解决贸易往来中的争议。14世纪中叶,瑞典地方法规中对仲裁作了法律规定。17世纪末,美国议会正式承认仲裁是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但是,早期的仲裁制度,只适用于解决国内的某些商品流转环节中的争议。进入20世纪后,由于商品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普遍确立仲裁制度并将仲裁制度作为解决国际贸易中纠纷的一种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为了统一国际间的仲裁,1923年在日内瓦主持制订《仲裁条款议定书》,1927年又补充规定《关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在商品买卖合中中大多订有仲裁条款,而且在经济合用、技术转让、国际信贷、医疗过错、医疗纠纷、医学科研等关系中,也普遍采用仲裁解决争议,并设立了相应的仲裁组织机构,哪1960年东京都医师会设立医疗纠纷处理委员会,就是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医事仲裁组织。

新中国建立不久,为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逐步建立了我们自己的仲裁制度。我国仲裁包括经济合同仲裁、对外贸易仲裁和海事仲裁,这些仲裁制度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随着医疗事故的纠纷的不断表现,医事仲裁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医事仲裁制度处理医疗事故和纠纷的行政处理手段之一,亦日益得到完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争议过了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中提到,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无法按时申请仲裁的,可以适用时效中止制度。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后十五日内起诉。若一方不执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劳动争

  •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

    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区别。涉外仲裁主要涉及对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海事纠纷进行审理和裁决。其差异体现在仲裁机构的选定、仲裁规则的选定和仲裁裁决的终局性方面。涉外仲裁允许当事人选择不同国家的仲裁机构,允许协议确定仲裁规则,但其裁决是否终局受具体国家规定影

  • 劳动仲裁程序的办理步骤

    劳动仲裁程序的办理步骤。首先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决定是否受理,并组成仲裁庭。接着进行开庭审理,如案情复杂可延期。仲裁庭会先行调解,若达成协议则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如对裁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起诉。最后,当事人应履行生效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否则可申请

  • 域名纠纷解决的不同方式

    域名纠纷的多种解决方式。当事人可首先选择自行协商解决,这种方式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且有助于商业成功,但需注意协商成果的书面化确认。此外,还可选择由CNNIC授权的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调解,其优势在于专业快捷且裁决易执行,但也存在局限。司法诉讼是另

  • 一、独任仲裁员的选定
  • 医疗事故解决途径及其优缺点
  • 合同纠纷的仲裁约定是否排除起诉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