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未评定上等级单位的赔偿途径
时间:2024-03-2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鉴定未评上等级单位的赔偿方式
一、工伤待遇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员工无法享受伤残待遇,但仍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医疗待遇和停工留薪待遇。具体情况如下:
- 工伤发生后的医疗费用由单位先垫付,工伤认定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如果因工伤需要住院治疗,伙食补助费、外出就医的交通费和食宿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 工伤住院治疗期间和经医院同意的必要休息期间,员工享有停工留薪待遇,即单位应支付全薪和全部福利。
二、工伤赔偿的申请程序
- 工伤的认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工伤认定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如有必要,可延长30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 工伤等级的确定需通过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果,参考标准仅供初步判断,不能作为依据产生效力。
- 工伤期间的医疗费用必须支付,其他待遇和赔偿可参照《工伤保险条例》有关条款执行,即在停工留薪期内,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上述合法要求,可先与其协商,若无结果可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不收费)。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员工可向用人单位索赔。如果用人单位仍不赔偿,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三、工伤赔偿的期限
申请工伤待遇赔偿的期限可分为两种情况:
- 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 未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引起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期限为一年,该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以上是关于工伤鉴定未评上等级单位的赔偿方式以及相关法律知识。工伤等级是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即使员工工伤鉴定未评上工伤等级,单位仍需赔偿员工因工伤产生的损失。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申请的途径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
新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新工伤伤残鉴定标准的内容。该标准涵盖了多个等级的伤残情况,包括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损伤、颈截瘫、重度运动障碍、面部重度毁容、全身重度瘢痕形成等多方面的评估标准。同时,文章还列举了一些特定情况下的伤残等级划分,如双肘关节以上缺失、双下肢高位缺失、
-
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申请时限
《工伤认定办法》中的申请时限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需在员工受伤后一月内申请工伤认定,若用人单位未申请,员工可在受伤一年内自行申请。工伤认定的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因公外出受伤等。同时,也规定了视同工伤的情形,如突发疾病死亡、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
工伤认定期间能否去单位工作
-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索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