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税征收条件包括什么?
时间:2024-07-25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概述
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是指当进口国的国内产业受到外国倾销某种产品的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其目的在于抵制倾销行为,保护国内产业。通常情况下,受损害的产业相关方会向本国政府机构提出倾销事实,并请求征收反倾销税。
调查和征收程序
政府机构会对涉及产品的价格状况以及产业受损害的事实和程度进行调查。一旦确认进口国存在低价倾销行为,即可征收反倾销税。在调查期间,政府机构还可以要求暂时收取相当于税额的保证金作为临时措施。如果调查结果证实倾销行为存在,将征收反倾销税;如果倾销行为不成立,保证金将予以退还。
自动调查
有些国家规定了基准价格,只要进口价格低于此价格,就会自动进行调查,无需当事人申请。
法律规定
各国对倾销税的法规存在差异,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第6条对各国并无约束力。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肯尼迪回合时,制定了《反倾销法典》(Anti-Dumping Code),并在1973-1979年的东京回合时进行了补充修改,除了对倾销含义进行界定外,还规定了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根据规定,一旦倾销行为停止,应立即取消征收。然而,这些规定并未真正起到统一各国立法的作用,滥用反倾销税的情况时有发生。
纳税人
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的纳税人是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概况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
沙丁鱼产品命名争端,涉及欧共体规章是否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主要是关于沙丁鱼类新产品描述和命名的争议。申诉方认为欧共体规定只有北大西洋东部的沙丁鱼能以“沙丁鱼”命名销售,违反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相关规定。而欧共体及专家组则认为该规章是技术规章,并规
-
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审查的事项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确定倾销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内容,包括倾销进口产品的数量、价格、出口国等。同时,也探讨了商品倾销的目的,如打击竞争对手、建立新市场、阻碍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经济等。在审查倾销损害时,应依据肯定性证据,不得将非倾销因素归因于倾销。
-
台湾自行车企业着手应对欧盟反倾销措施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自行车反倾销措施将分别在2005年7月和2004年2月到期。由于目前欧盟对中国大陆自行车征收306%的反倾销税,导致台商在大陆所设企业的产品无法进入欧洲市场。台湾**机械公司计划在东欧设立一家年产20万辆以上自行车的生产企业。2000年9月3
-
美国对韩国存储器征收反倾销税案例分析
-
倾销的构成要件
-
反倾销能否进行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