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需达到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
2. 参保人需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如果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不足,需要继续缴费直至满足条件才能退休。
当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以上时,基本养老金将按以下方式计发:月基本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1.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本人缴费年限 × 1%。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 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 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如果持有独生子女证,养老金总额将增加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有额外的过渡性养老金。
1. 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均工资:省平均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随之增加。因此,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2. 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
3. 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的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请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新劳动法下辞退员工的补偿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关系时需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如违法解除合同,则需支付更高的赔偿金。文章还详细列举了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协商一致、因病、能力不足、客观情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