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 > 法律途径:如何处理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

法律途径:如何处理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

时间:2024-09-1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613

恶意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若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并要求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未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工作,但未支付相应的加班费。

未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未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果遇到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对于采用周、日、小时工资制的情况,可以按照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如果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将面临更高额度的赔偿金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探讨

    农民工的权益保障问题。首先纠正了社会对农民工的误解,指出农民工涵盖各行各业。然后详细阐述了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包括工资拖欠问题改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改善不明显、参加社会保险水平提高但整体仍较低、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较低以及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 甲方与乙方的成人教育脱产学习协议
  • 拖欠农民工工资矛盾的调解与解决方法
  •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