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资基数的确定方法有三种:
根据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者本人工资标准来确定加班工资基数。
如果劳动合同没有约定加班工资基数,可以根据集体合同中约定的加班工资基数来确定。
如果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都没有约定加班工资基数,可以根据劳动者本人正常劳动应得的工资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加班工资基数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是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的支付方式: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使劳动者节假日未工作,单位也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年工作日为: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1天(法定节假日) = 250天
月计薪天数为:月计薪天数 = (365天 - 104天)÷ 12月 = 21.75天
月计薪天数并没有扣除11天的法定节假日,因此单位只需要另外支付三倍工资,在正常发放的月工资里面都包含了法定节假日当天的工资。而如果是按日结算发放当天工资的话,法定节假日则需要支付四倍的工资。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是支付工资的标准: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对于实行计件工资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由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根据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资。
对于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应按本规定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劳动者,不执行上述规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节假日上班后,用人单位安排调休的,一般是不会有加班工资的,但调休要安排同等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劳动法第四十四条第(三)项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协商后,企业可以在劳动法限定的延长工作时数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是不可以补休的,要按规定支付三倍的工资,不支付三倍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2001年之后,基本上每年国务院办公厅都会发通知,将每年的放假调休日期告知国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17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因工作岗位不能断续,需周末或国家法定节假日继续工作,称为计划加班。不得事后补填,否则不认定为加班。c、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每小时按员工小时加班工资标准的3倍计算。为了保护员工的休息权,国家对加班加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根据《劳动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延长2020年春节假期的通知》,用人单位未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安排劳动者春节假期休假的,加班费按1月25日至27日三个法定节假日劳动报酬的300%支付。其他春节期间安排劳动者工作的,不能补休的,按工资的200%支付加班费。延期复工属于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