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反倾销法与中国会计制度
时间:2023-12-05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际反倾销法与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性
一、倾销的认定标准
根据世贸组织《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条的协定》和欧盟反倾销基本法,倾销的认定有两种标准,即价格倾销和成本倾销。根据价格倾销标准,如果一个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在正常贸易过程中为该出口国确定的相似产品的可比价格,该产品将被认为是倾销产品。根据成本倾销标准,如果相似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价格或者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格低于单位生产成本加上销售、治理和一般费用,并且这种销售在一个持续时期内数量巨大,其价格不能在合理的期限内补偿其所有的费用时,则这些销售因为价格的原因可在确定正常价值时不予考虑。欧盟“384/96号规则”第1、2条和“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第2条中明确规定了这两种标准。
二、会计准则对倾销认定的影响
不论是价格倾销还是成本倾销,产品的成本计算都将直接影响到被调查产品的正常价值乃至于最终确定倾销是否存在。成本计算受会计准则的影响,不同的会计准则可能导致不同的成本计算结果。因此,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准则对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具有重要影响。尽管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和欧盟“384/96号规则”在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要求上存在差别,但都将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反倾销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企业必须符合国际会计准则,才能在反倾销调查中争取市场经济地位。
三、产品成本的要素
会计制度中与反倾销直接相关的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核算制度。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和欧盟“384/96号规则”的规定,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影响的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业务量的增长而成正比例增长的成本。成本还可以按其计入成本对象的方式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间接成本是指与成本对象相关联的成本中不能直接追溯到成本对象的那一部分成本。成本归集方法有制造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我国目前采用制造成本法。在反倾销中,除了生产成本,还包括销售、治理和财务费用。
四、我国的相关立法与实践及其与国际反倾销法的差距
根据世贸组织反倾销协定和欧盟“384/96号规则”的要求,我国企业在反倾销中的会计准则应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然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差距。在我国反倾销立法中,对确定产品成本的会计标准模糊不清。《反倾销条例》只是笼统地规定用“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和利润”来确定正常价值,而没有对会计审查作具体规定。在实践中,我国企业采用我国会计准则编制财务表,但有些外资企业会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对表进行调整。我国反倾销立法与实践中对确定产品成本的会计标准存在差距,这也成为剥夺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地位的依据之一。因此,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在反倾销应诉中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现状与问题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
合伙开店应注意的原则
合伙开店应注意的原则。在合作前需理清自身账目,审查对方资本实力,拟定包含利润分配、权利义务、投票权和决策权、撤资、会计制度等条款的合作协议,并考虑清算及处理争议的方式。合作双方应充分沟通并遵守协议,以规避风险和争议。
-
不动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法律处理
不动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法律处理,包括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讨论了后续支出的定义和计入原则,以及不动产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和大修理支出的税务处理。会计处理依赖于主观判断,而税务处理需要遵守会计制度规定。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动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
-
资本、资产方面的风险
-
社保卡里的钱能被司法冻结吗
-
合同签订后需到税务机关备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