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欧美一直将俄罗斯(及前苏联)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对俄罗斯企业实施不公平待遇。随着俄罗斯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改革的推进,俄罗斯对外出口增加。为了进一步促进出口,俄罗斯政府和企业开始寻求欧美等国对其国家经济运行体制的认可,即谋求反倾销法上的市场经济地位。
2002年5月,欧盟和俄罗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上达成共识并发表联合声明。该声明涵盖了能源、反恐、中东、印巴关系等广泛领域,其中包括欧盟正式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的内容。
1995年,美国商务部在纯镁与合金镁反倾销案调查中对俄罗斯的市场改革进行了审查。虽然美国承认俄罗斯实施了大量经济改革,但未认定其为市场经济国家。然而,2001年,在热轧碳卷钢板反倾销行政复审中,俄罗斯两家钢铁企业要求美国商务部对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进行审议,并确认俄罗斯为“市场经济国家”。随后,美国商务部进口管理司提出书面评估报告,建议给予俄罗斯“市场经济国家”地位。
尽管俄罗斯获得了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地位,但根据美欧对俄罗斯经济体制的逻辑,俄罗斯经济改革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因此其市场化改革难免保留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针对这种特殊情况,美欧虽然采取了不完全相同的处理方式,但实质上仍保留了在对俄反倾销调查中采取特殊做法的依据。
根据GATT1947附件第6条第1款的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存在“所有国内价格均由国家确定”和“贸易完全或实质上完全垄断”的情况。主要反倾销国家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特殊做法主要涉及正常价值的计算和税率的确认方法。以下从这两方面对欧美在承认俄罗斯市场经济地位前后的规则和实践进行对比分析: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该法规定了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虚假标识行为、虚假宣传行为、滥用优势地位行为、滥用行政权利行为、商业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依照社会经济运行的需要和市场上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制定明确的立法,这就使消费者权益不仅是一种公共约定和共认的规范,还得到了国家法律的确。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认和保护。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消费者联盟就已确定了消费者有下列基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