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倾销是GATT/WTO所认可的一种合法而有效的措施,旨在维护国际贸易秩序,规范和保护进口国产业,使其免受不合理侵犯和对付不公平竞争。然而,随着关税减让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取消,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反倾销用作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这完全违背了GATT/WTO反倾销立法的初衷。反倾销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并成为产生国际贸易摩擦的新壁垒。
反倾销壁垒直接影响着出口企业的市场进入方式选择。面对这一国际经济现象,西方理论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Smith(1987)在寡头垄断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外生性贸易保护壁垒对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替代关系的影响。Motta(1992)在Smith的研究框架基础上考虑了附加信息成本的作用,并得出与Smith近乎相似的结论。Compa,DonnenfeldandWeber(1998)研究了进口国的市场结构对反倾销引致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出口贸易发展迅猛,出口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我国在成本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受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逆差逐渐上升。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维护自身利益,这些国家频繁使用反倾销措施限制我国产品进入。因此,我国遭受反倾销的案件逐渐增多,起诉频率不断上升,范围不断扩大,反倾销力度越来越强,形势变得严峻。我国已成为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为了改变目前被动的局面,我们必须深入分析我国遭受反倾销的实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面对反倾销的贸易壁垒,企业存在两种战略选择。一种是通过出口服务于进口国市场,另一种是绕过贸易壁垒,在进口国建立生产基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在当地销售产品。这种模式被称为“跨越反倾销壁垒的对外直接投资”(Antidumping-jumping FDI),实质上是投资对出口的替代。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进口国的贸易壁垒保护效果(Bruce A. Blonigen and Kasaundra Tomlin, 2002),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使进口国政府降低其贸易保护水平(Bhagwati, 1987)。
针对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反倾销措施,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策略:
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以应对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
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减少对特定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的风险。
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对进口技术的依赖,从而减少遭受反倾销的可能性。
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反倾销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通过采取上述策略,我国可以更好地应对反倾销的贸易壁垒,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保护出口企业的利益,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
国家网信办约谈支付宝的事件,指出支付宝和芝麻信用在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方面存在违规操作,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质疑。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引发舆论发酵后,网信办要求支付宝进行整改。蚂蚁金服对此事高度重视,表示将进行全面排查和自查,确保隐私保护措施的落实。摘要的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问题。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是有法律依据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操作上是可行的,符合公平正义原则。虽然网络服务提供者无法阻止所有侵权行为,但可通过采取过滤和补救措施来防止损害扩大,因此承担连带责任是合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