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今天):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说我国“各省市最低工资均低于国家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今天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说法严重失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 苏海南:“最近网上有些传的东西,或者讲得不周全,或者不准确或者把当事人的某句话作了发挥或者曲解,因此有必要对最低工资的说法给予澄清。”
有人用社会平均工资的方法来确定最低工资,并以我国不少省份的最低工资标准没有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40%得出了“各省市最低工资低于国家标准”的结论。苏海南表示,这种说法没有依据。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 苏海南:“根据劳动法,我国确定最低工资主要考虑四大因素,劳动者供养家庭的费用、社会平均工资、就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苏海南强调,社会平均工资只是验证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合理的参考因素之一,而不是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他同时指出,由于我国地域广大,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因此我国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 苏海南:“我国最低工资是全国统一的制度规定,但是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是由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的,我们并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
据了解,我国的最低工资制度1994年开始建立,由于当初没有硬性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规则,导致前些年不少地方出现了最低工资标准偏低的状况。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 苏海南:“2004年国务院责成劳动保障部出台最低工资规定,要求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
苏海南表示,目前国家已经要求各地建立最低工资标准随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的工作机制。他强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要适时适度。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所所长 苏海南:“工资上涨太快会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但反过来说,最低工资标准不提高,人工成本不适时适度提高也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永远依靠的低廉的人工成本去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确定赔偿数额的三种标准。首先是基于受害人在名称权受到侵害期间的财产利益损失为标准;其次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而获得的财产利益为标准;最后是在损失难以计算的情况下,通过综合评估来确定赔偿数额。评估因素包括侵权行为的程度和情节等。在确定赔偿数额时,一般不应
特殊侵权责任的法定概念及其种类。特殊侵权责任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行为、产品缺陷致人损害、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地面施工致人损害和地上工作物致人损害等。这些责任是根据民法上的特别责任条款或民事特别法规定的,应对他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承担
特殊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种类。特殊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不同,包括国家机关职务侵权、雇员受害赔偿、雇佣人损害赔偿等纠纷。此外,还涉及产品责任纠纷、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等。特殊侵权行为应适用民法上特别责任条款的规定,用于处理致人损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