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反倾销;现状;应对措施;政府;企业
引言
随着中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不断提高。在中国加入了WTO以后,中国的外贸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截至2009年底,加入世-贸的8年间,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8.5%,进出口总额翻了两番多,跃至世界第三位,其中出口跃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增长15%左右,比2008年的增速有所放缓。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也继续升温。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不仅增长速度加快,而且发达国家对华启动贸易摩擦的手段也多种多样,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问题.。而我国也成为该贸易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倾销是指一项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反倾销是针对倾销行为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是世-贸组织允许采取的、各国公认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产业安全的合法手段。自1979年8月,发达国家频繁对华启动反倾销措施,到2004年6月底,世界各国对华反倾销案累计高达584起,直接影响国内500亿美元的出口。对华反倾销所涉及的商品类别也不断扩展,涉及产品约有4000多种,涉案金额不断攀升,到目前为止,超过1亿美元的大案共约20起。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的企业遭遇反倾销案件越来越多,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如:纺织、机电、服装、大蒜、果汁、钢铁、彩电、海鲜、家具、皮鞋等等,大部分都是我国出口支柱产品,出口量逐年上升,反倾销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我国面临反倾销的状况
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2004年至2005年已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仅2005年进出口总额就达14221亿美元,外贸顺差达1018.8亿美元。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安,一种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打压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措施”频繁出现。按照WTO的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调查国,同时也是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的内容以及掠夺性定价的法律特征。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信息、对进口产品的详细说明、国内同类产品的影响等。掠夺性定价是卖方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连续销售商品,意图排挤竞争对手,谋求垄断地位的行为,其法律特征包括主体为卖方经营者、地域市场为国内、暂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复审程序参照反倾销调查的程序执行,复审期限自决定复审开始之日起计算,不超过12个月。在做国际贸易的时候,因为要进入别人的地盘,所以一旦对进口国造成产业威胁或是其他潜在危害的,进口国就可以采取措施,征收反倾销税便是其中之一的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日趋频繁,国际贸易额不断扩大,国际贸易摩擦也不断增加和激化。以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为主要手段的国际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硝烟的战争”。2008年,我国面对的贸易摩擦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不景气将导致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