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10月,吴某购买了一辆“现代ix35”小轿车,价值18.5万元。11月5日,在驶往某集镇的道路上与对面驶来的某运输公司的一辆货车发生相撞,造成小轿车严重受损和吴某受伤之后果。通过物价部门评估,发生本次交通事故之后,该车残值为11.7万元。轿车修复后,通过结算共开支材料费、工时费共计9.63万元。经过交警部门认定,货车司机违规驾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货车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诉讼中,吴某另行要求保险公司、运输公司赔偿其小轿车贬值损失费2.04万元。
【分歧】
在吴某小轿车的贬值损失是否应当得到赔偿问题上,存在两种相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赔偿。受损的小轿车已经得到修复,损失得到了弥补,主张车辆贬值损失于法无据。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赔偿。车辆虽然已经得到修复,但损失客观存在,车辆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舒适性、驾驶性能等都会由此受到影响,表现在交易市场上价格要比无事故的车辆显得更低,这一价格差应属民法的损失范畴,受害人的权益应该得到救济。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修复后的新车客观上存在贬值问题。受损的机动车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其功能,但功能恢复存在一个程度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修理的车辆都难恢复到原车状态,从而让车辆的市场价值贬值,贬值部分即为车主所遭受的实际损失。
2、车辆贬值损失应属《民法通则》调整范畴。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车辆贬值损失的赔偿虽尚无明文规定,但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明确了法人由于过错而侵害他人财产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吴某向运输公司主张车辆贬值赔偿的法律依据。从本案看,吴某小轿车因本次交通事故而贬值为客观存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也是不争之实,属于《民法通则》调整范畴。据此,吴某可就此主张权利,要求保险公司和运输公司赔偿贬值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的变化。GA35-1992标准被GB18667-标准所取代,成为国家标准。新标准完善了伤残等级分类法,建立了多等级伤残综合计算数学方法,并规范了伤残赔偿指数的计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