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3年10月,吴某购买了一辆“现代ix35”小轿车,价值18.5万元。11月5日,在驶往某集镇的道路上与对面驶来的某运输公司的一辆货车发生相撞,造成小轿车严重受损和吴某受伤之后果。通过物价部门评估,发生本次交通事故之后,该车残值为11.7万元。轿车修复后,通过结算共开支材料费、工时费共计9.63万元。经过交警部门认定,货车司机违规驾驶负事故的主要责任,货车购买了交强险和商业险。诉讼中,吴某另行要求保险公司、运输公司赔偿其小轿车贬值损失费2.04万元。
【分歧】
在吴某小轿车的贬值损失是否应当得到赔偿问题上,存在两种相反观点:
第一种意见认为,不应赔偿。受损的小轿车已经得到修复,损失得到了弥补,主张车辆贬值损失于法无据。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当赔偿。车辆虽然已经得到修复,但损失客观存在,车辆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能、舒适性、驾驶性能等都会由此受到影响,表现在交易市场上价格要比无事故的车辆显得更低,这一价格差应属民法的损失范畴,受害人的权益应该得到救济。
【评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修复后的新车客观上存在贬值问题。受损的机动车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其功能,但功能恢复存在一个程度问题,一般情况下通过修理的车辆都难恢复到原车状态,从而让车辆的市场价值贬值,贬值部分即为车主所遭受的实际损失。
2、车辆贬值损失应属《民法通则》调整范畴。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车辆贬值损失的赔偿虽尚无明文规定,但在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关于“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中,明确了法人由于过错而侵害他人财产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吴某向运输公司主张车辆贬值赔偿的法律依据。从本案看,吴某小轿车因本次交通事故而贬值为客观存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也是不争之实,属于《民法通则》调整范畴。据此,吴某可就此主张权利,要求保险公司和运输公司赔偿贬值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交通事故中脸部受伤的赔偿标准,包括没有构成残疾和构成残疾两种情况下的赔偿内容。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赔偿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和二审的具体步骤。赔偿内容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多个方面。如果双方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执行,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
消费者在遇到欺诈行为时的权益保障。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遭遇欺诈可获得双倍赔偿;购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可获得十倍赔偿。对于人身保险,投保者可投保多份并获得多重赔偿。受他人伤害时,投保者可获得双向赔偿。劳动者获得工伤补偿后,还可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家属不起诉的法律处理方式。涉及诉讼时效的影响和责任认定问题。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会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出部分按过错程度承担责任。家属不起诉超过诉讼时效将无法主张赔偿,但肇事者仍需承担刑事责任。
王某因交通事故受伤后,将其与保险公司及驾驶员蒋某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的案件。案件涉及原告王某构成X级伤残并申请伤残鉴定,王某之子虽成年但肢体残疾、无劳动力和生活来源,因此法院认定其属于被扶养人。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王某的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费用,并认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