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以来,中美贸易再次笼罩乌云。近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对中国出口聚酯短纤反倾销调查的立案公告。据悉,美国纺织品公司于2006年6月23日向美国商务部提出了对中国出口聚酯短纤征收反倾销税的申请,提起申请的美国企业要求向中国企业征收平均101.52%的反倾销税。
这将是《中美纺织品谅解备忘录》签署后的最大的一起反倾销案件。如果申诉方的主张成为现实,则意味着我国化纤产品在继2005年遭欧盟高额反倾销税之后,又有可能失去美国市场。
目前,涉案企业为54家。只有不到30家企业准备应诉美方的反倾销调查,以期能够提供充分证据争取到差别税率或零税率。相反,一些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应诉准备,部分原因是因为对于应诉反倾销调查的程序和必要性不甚了解,认为聘请律师打官司耗费精力。
尽管我国聚酯短纤行业发展迅速,但由于近年来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受阻,产能释放已经遭遇瓶颈,此次美国反倾销诉讼无异于雪上加霜。虽然国内聚酯短纤的价格低,但质量参差不齐。遭遇这次反倾销后,国内聚酯短纤行业除积极应诉,还应把质量和价格相应调高,靠低价竞争终将会被淘汰出局。
纺织品摩擦渗透整个产业链。据悉,我国每年向美国出口聚酯短纤近3亿美元。北京小耘律师事务所反倾销事务部主任张毅认为:“尽管从金额上看,这并不是一个大案,但却具有风向标意义,这意味着我国纺织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已经不局限于下游的服装等产品,已延伸至整个产业链。此案已引起我国商务部重视……其成败将影响到我国纺织业其他品种的出口,即可能陆续面临类似的反倾销调查”。
聚酯短纤是纺织业上游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基本原料--涤纶面料。2005年,我国约生产聚酯短纤400万吨,主要产自浙江、江苏等省。此次涉案的聚酯短纤为再生聚酯短纤,主要用于睡袋、枕芯的填充之用,相对来说价值较低,也是目前我国出口聚酯短纤的主要品种。
美国对华聚酯短纤的反倾销调查表明了在纺织品特保协议后美国对华纺织品贸易政策的新动向。目前,我国纺织业将在两方面应对此次反倾销诉讼。一方面,商务部与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将在行业及政府层面与美国进行斡旋,争取为中国企业的应诉创造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由于案件已经进入了司法程序,每家涉案企业将分别聘请律师,单独应诉,因此,不同企业可能会赢得不同的出口税率。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副会长曹新宇认为,我国纺织品在继2005年遭遇“特保”后,目前又被反倾销这种贸易救济措施所困扰。可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纺企在产品选择及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要尽量避免过于集中,同时更要关注相关的贸易预警信息。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情况。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呼吁其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终止相关措施。同时,文章指出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危害,包括影响出口、增加经营成本等,呼吁采取措施应对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令2013年第2号《执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争端裁决暂行规则》
商务部针对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争端裁决的执行规则。规则涵盖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商务部在接到相关裁决后,可以根据法律程序建议或决定修改或取消相关措施,或采取其他适当措施。再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且在得出结果前需向利害关系方披露基本事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对土耳其对埃及反倾销措施申诉的裁定。专家组认为,埃及在评估反倾销措施时违反了相关协议,土耳其的大部分诉求不成立。专家组强调调查当局的调查义务与利害关系方之间的关系,提醒被申请人应主动提出主张和证据以保护自身权益。
中国关于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规定、《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服务贸易类型问题以及反倾销措施的相关规定。中国法院可以拒绝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如违反公共利益。向我国法院申请承认与执行的外国判决需依照国际条约或互惠原则审查。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了四种服务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