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征收 > 征地流程 > 征地补偿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征地补偿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时间:2024-11-0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5826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征地补偿项目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征地补偿的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支付土地补偿费

被征地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使用权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补偿费。

2. 安置补助费

被征地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需要重新安置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安置补助费。

3. 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被征地农民的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在土地被征用时的损失,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费用。

4.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被征地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经营收入时,有权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费用。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征地程序和公告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征收土地的程序和公告如下:

1. 征收土地方案的批准和实施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 公告内容

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内容将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3. 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的征收款项支付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征收土地时应当及时足额支付以下征地补偿款项:

1. 土地补偿费

征收土地后,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支付相应的土地补偿费。

2. 安置补助费

征收土地后,被征地农民需要重新安置时,有权获得相应的安置补助费。

3. 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征收土地后,被征地农民的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损失,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费用。

4.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土地后,被征地农民因失去土地经营收入而需要社会保障时,有权获得相应的社会保障费用。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征地程序和公告

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征收土地的程序和公告如下:

1. 征收土地方案的批准和实施

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2. 公告内容

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内容将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3. 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办法

    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用地管理办法,包括适用范围、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保护、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外商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划拨和出让、转让方式或租赁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其中,划拨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租赁方式的具体操作也进行了详细说明

  • 合作社土地流转协议范本

    一份合作社土地流转协议的范本,其中详细规定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土地流转方式、用途、时限、数量及费用等内容。合同明确了流转土地的经营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也规定了流转土地的用途、保护、复耕等责任。此外,合同还涉及了合同的变更与解除条件以及违约责任

  • 农村搬迁补偿标准及内容

    农村搬迁补偿标准及其内容,包括宅基地补偿、房屋及地上附着物补偿以及土地管理法关于征用土地补偿的规定。补偿标准因地区而异,涉及货币补偿和置换补偿两种方式。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征用土地时应按原用途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

  • 2019年土地征收补偿内容概述

    土地征收补偿的内容,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些补偿费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进行支付,用于弥补因土地征收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安置富余劳动力。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

  • 第一章 拆迁管理
  • 衡水土地使用税税率的计算方法
  • 2017农村宅基地拆迁补偿的法律规定
土地征收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