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章的效力及相关法律规定分析
时间:2024-03-0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合同章的法律效力
一、合同章的使用条件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在与外部单位签订合同时可以使用合同章。合同章的使用需要在合同成立时加盖,并且当事人双方均需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成立。
二、合同章的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换言之,当事人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之前,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并得到对方接受,该合同即刻成立。
三、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规定
除了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外,《民法典》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可能导致合同生效时间的变化。
四、总结
合同章作为法人或其他非法人组织在签订合同时的重要工具,其使用需符合法律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对当事人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然而,特殊情况下的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可能会影响合同的生效时间。因此,当事人在签署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合同章的正确使用,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成立和生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形式的规定
合同形式的规定和合同的生效条件。除了口头合同外,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合同书、信件、数据电文等。书面形式的要求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必须确保合同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生效条件依法成立,并可能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此外,合同效力可以附条件或期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效力待定合同在善意取得情况下能否对抗第三人的问题。法律规定,相对人可催告法定代理人或代理人在一个月内追认合同效力。善意相对人在合同被追认前享有撤销权。同时,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包括转让人无权处分、受让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客体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受让人主观上
-
发包人的连带责任
工程承包合同无效时发包人的连带责任问题。文章提出了处理工程承包合同纠纷的四种方法:当事人自行协商、第三人居中调解、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和向人民法院起诉。其中仲裁和诉讼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只能选择其中一种途径解决纠纷。
-
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
中国合同法中债权的转让及其法律效力。首先阐述了哪些债权可以转让,包括签署书面转让合同和直接向债务人发出转让通知的两种方式。同时指出涉及冲抵债务的转让需要特别关注货物质量等问题,并审查抵押合同和保证合同。债权转让需通知债务人并确认法律效力,即使未签署书
-
劳务工程再次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
贷款电子合同是不是有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