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案例中,一名孕妇在产前未接受B超检查,结果在分娩过程中发现胎儿是左枕横位。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艰难分娩,一名小女婴出生,但由于脐带绕颈引起重度窒息,尽管医生进行了抢救,但女婴最终因吸入性肺炎而死亡。父母因此受到极大的身心伤害,他们想知道是否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2004年5月3日,陈祥宇住进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民意路的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职工医院准备生育。由于之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203医院做过一次B超,结果显示一切正常,医生在对陈祥宇进行检查后未发现异常,因此没有再进行B超检查,只是让她住在医院等待生产。
2004年5月4日晚,陈祥宇开始感到腹部不规律的疼痛,疼痛感一会儿比一会强烈。在医生的指导下,她进入分娩室。经过八个小时的分娩,医生全力抢救,但女婴最终在几个小时后死亡。医生发现胎儿是左枕横位,脐带绕颈一周,进行了侧切术和助产,但未能成功。最终,主任医生采用手法旋转胎头并使用产钳成功产出一名全身青紫的女婴。
由于分娩过程过长且脐带绕颈,新生女婴因重度窒息而全身青紫。医生将女婴转入儿科进行抢救,但尽管医生进行了心肺复苏术和其他治疗,女婴最终因吸入性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陈祥宇和爱人多次与医院交涉未果后,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向医院索赔。他们向龙沙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误工费、孕育费、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赔偿金、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和鉴定费,共计183277.53元。
法院委托齐齐哈尔医学会对整个诊疗过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鉴定,结果认定不构成医疗事故。陈祥宇对此结果不满,再次申请鉴定。黑龙江省医学会最终鉴定结果为“构成医疗事故,新生儿死亡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然而,对于陈祥宇提出的孕育费和死亡赔偿金,法院没有法律依据予以支持。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医疗事故给予的赔偿应当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在本案中,胎儿在脱离母体后存活了一段时间才死亡,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新生儿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因此,女婴虽然只存活了几个小时,但仍然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应享有人身权。由于医院的医疗事故导致女婴死亡,作为女婴的法定代理人,父母有权提起诉讼,要求医院支付死亡赔偿金。
胡*斌因工伤导致的医疗事故案件。胡*斌在一家三甲医院接受手术后出现左肾萎缩问题,因医院丢失病历导致无法鉴定工伤致残等级。法院依据卫生部的相关规定,判定医院承担医疗事故责任,赔偿胡*斌共计80263元。胡*斌对伤残等级鉴定提出上诉,认为赔偿金额应更高。
医疗事故调查报告,指出一起医疗操作过失导致的严重后果。医院未经家属同意进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并发症,需要二次手术修复。医院全责,构成三级丙等医疗事故,手术审批不当且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这起事件引发深刻教训,强调治疗应建立在确实存在疾病的基础
一起医疗事故案例。一名男性青年因恶性疟疾误诊为感冒而接受治疗,最终不幸去世。事故责任在于医生未按规定进行血检并及时确诊治疗。文章提出了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坚持各项诊疗常规等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医疗事故争议鉴定的流程及相关事项。文章中,双方就手术方式和医疗过程存在争议,委托法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鉴定过程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展示专家名单、执行回避制度等。最终,专家鉴定组在审阅病历和相关材料后,进行了医疗事故争议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