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起诉主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0条的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三类: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上述三类案件中的第二种,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然而,由于刑法对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规定了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和三至七年有期徒刑两个量刑档次,因此,如果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可能判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就不符合刑事自诉的条件,只能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赋予了被害人选择权。换句话说,被害人对于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可以自行选择以自诉的方式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选择报案要求侦查机关立案,以公诉的方式进行。
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按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案卷材料、证据移送人民法院。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本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文化市场的管理秩序,又包括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依法享有的著作权,还包括著作邻接权人对其传播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所谓“著作邻接权人”是指作品传播者,如图书、报刊、录音、录像制品出版者、艺术表演者等等;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违
抄袭是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