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构成与法律解析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构成与法律解析

时间:2024-10-31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797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客体和主体两个方面。客体是指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而主体则是指犯罪行为的实施者。

客体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客体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来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这些行为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损害。

主体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犯罪行为的实施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对生产经营造成破坏,但仍然故意实施。

此外,犯罪主体还必须具有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这意味着犯罪行为的实施者在破坏生产经营活动时,是出于对他人的报复或者满足个人目的的动机。

法律依据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根据该条款规定,如果一个人因为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如果犯罪情节严重,刑罚将会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