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海难救助合同的含义是什么

海难救助合同的含义是什么

时间:2023-12-04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81
经常在海上玩耍的人是有可能遇到海难的,当然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是比较低的,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海难都可以进行求助的,这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那么海难救助合同的含义是什么?手心律师小编为您总结了相关知识,供您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救助合同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救助合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合同和雇佣救助合同。

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合同

无效果无报酬的救助合同是指根据救助效果来确定是否支付以及支付多少救助报酬的合同,这是一种常见的救助合同类型。

雇佣救助合同

雇佣救助合同是指救助合同中规定,救助方按照被救助方的指挥进行救助活动,无论救助成功与否,被救助方都应按照约定支付报酬。雇佣救助合同与一般海上救助合同在性质上存在许多差异,更多地体现了雇佣服务合同的性质。因此,现在一般不再将其视为海上救助,而视为一种劳务合同。

海难救助通常采用标准格式的救助合同。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救助合同格式是“劳氏救助合同格式”。

救助合同的订立

救助合同通常由船长代表船东和货主签订。根据海商法第175条的规定,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舶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同时,遇险船舶的船长或者船舶所有人有权代表船上财产所有人订立救助合同。这条规定确立了两个法定代表权,即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以及船长和船东有权就船载财产代表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

救助合同的变更

救助合同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拘束力。然而,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受理争议的法院或仲裁机关可以判决或裁定变更救助合同:

  1. 合同在不正当或危险情况下订立,合同条款显失公平;
  2. 根据合同支付的救助款项明显过高或过低于实际提供的救助服务。

救助合同的形式

救助合同是救助人与被救助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合同,其中一方提供救助行为,而另一方支付救助报酬。海难救助的形式分为纯救助和合同救助。纯救助是指船舶遇难后未请求外来援助,而救助人自行进行救助的行为。合同救助则是根据双方签订的救助合同进行的救助。目前,合同救助是救助的主要形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与节能灯的普及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现状与节能灯的普及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照明能耗巨大,节能灯推广面临挑战。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T6型节能荧光灯,节能效果显著,但市场推广初期遭遇困难。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让人们了解并认可其节能产品,

  • 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首先强调坚持付款原则的重要性,对于不同规模的客户都应一视同仁。其次,要求客户预付款以确保信任。同时,提供照片或装箱单作为交易的凭证。在合作货代方面,要注意验证其资质、签订正式合同并保留相关记录。货物出运后,及时索要提单和费

  • 票据市场的客户细分
  • 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和有效期
  • 海难救助对象优先顺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