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通知,要求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坚决制止“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
据了解,近两年来,以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为重点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有效遏制了一些地方乱征滥占农民集体土地的势头。但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为规避法定的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及缴纳有关税费,采取“以租代征”方式,即通过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不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法定义务。这种行为,干扰了正常的建设用地管理秩序,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和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
国土资源部要求,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及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受让、租用等方式违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各类非农业建设。国家允许单位和个人以租用、承包等方式使用农民集体土地用于农林开发或参与农民集体所有的“四荒地”治理开发,但禁止以征收方式取得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果园”、“庄园”等农林开发。
各类开发建设活动需要占用农民集体农用地的,都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必须依法按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手续。用于农林开发的农民集体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
要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对擅自通过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等方式将农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及非法批准“以租代征”用地项目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应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对“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处理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必须附具对违法违规案件和有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及落实情况,征地补偿费用、耕地开垦费按违法用地期间最高标准支付和缴纳。
国土资源部还要求进一步规范有关改革试点工作。国土资源部和一些省(区、市)正在进行的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和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只限定在试点地区进行;试点地区必须根据批复的试点方案内容开展试点工作。以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方式进行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的,必须是已经依法批准为建设用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必须经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同意;必须按规定签订流转合同,报县级以上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后,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新三板股权销售的合法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新三板股权销售需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只有公司大股东有权进行,且必须符合合法挂牌销售的条件。未达到条件进行销售将构成违法行为,可能面临刑罚和罚金。因此,确保新三板股权销售的合法性至关重要。
关于国家赔偿的问题,在判缓刑前被侦查机关羁押的情况下,能否获得国家赔偿取决于羁押措施的合法性。根据相关规定,如果羁押措施存在侵犯人身权的情况,如违反拘留措施、违法使用武器等,被羁押的公民有权申请国家赔偿。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农村集体土地转包转让合同中的违法问题及解决方法。违法问题表现在个别承包经营者违反国家耕地政策,从事房地产开发或建设农家院,再转包获利,导致耕地流失。同时,合同中存在主体资格、承包费及约束条款的问题。解决方法包括加强合同监督管理,提高农民识别违法行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