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了**施*德公司的生产设备、研发力量、销售渠道、存货及多个品牌,并租用了位于Tuerkheim的生产设施,以建立欧洲生产基地。**施*德公司是一家拥有113年历史的家电生产厂家,被誉为“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
此次并购使TCL获得了高达41万台彩电的市场份额,成功规避了欧洲对中国彩电的贸易壁垒。同时,**施*德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全球销售渠道和强大的技术力量也有助于TCL进一步开拓欧洲和全球市场。
2003年11月,TCL集团与汤*逊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同投资电视机和DVD资产,成立合资公司TTE,其中TCL集团持股67%。汤*逊集团是全球四大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之一,其品牌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并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墨西哥、波兰等国设有生产基地。
TTE公司成立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视机生产基地,同时也能减少TCL进入欧洲数字彩电市场的品牌推广成本。然而,并购的成功并不代表成功的整合,TCL在并购行业的经验有限,这使得TCL在收购汤*逊之后面临着业绩不确定性。根据TCL集团披露的2005年上半年度报告,公司前6个月的利润总额下降了278.79%,净利润下降了285.5%。TCL集团认为,与汤*逊合资的TTE公司的协同效应尚未发挥出来,其欧美业务亏损了3.4378亿元,这对公司整体业绩造成了重大影响。
2004年10月9日,TCL董事长兼总裁李*生与**卡特集团董事长谢*克在北京签署了成立双方手机合资公司的正式合同。**卡特集团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手机商,全球市场份额约为3%,在欧洲市场份额更大一些,甚至在中国华东地区也占有约7%的市场份额。
这是中国手机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也是中国手机企业首次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整军运动”。TCL收购**卡特手机的目的正是看中了**卡特在欧洲市场上的品牌和销售网络。然而,事与愿违,TCL-**卡特合资公司在2004年9月开始运营后的仅4个月内就亏损了25.8亿港元;TCL的手机业务中,TCL-**卡特手机有限公司亏损了6.3亿元,成为集团主要的亏损来源。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企业文化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和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影响着企业系统的运作和人际之间的沟通。以金能集团与峰峰集团的重组为例,说明了文化整合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需要通过文化整合将不同的企业文化扬弃、融合和再造,以形成共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现状与节能灯的普及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照明能耗巨大,节能灯推广面临挑战。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T6型节能荧光灯,节能效果显著,但市场推广初期遭遇困难。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让人们了解并认可其节能产品,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