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祖先们的遗言“吃五谷,生百病”中简单理解到,现如今大量使用化学饲料、化肥和农药等“高科技手段”来增加农作物产量,可能会导致人体患上多种疾病。媒体曝光的“大骨浓汤调味素使用工业盐,生产许可被吊销”事件告诉我们,为了节约成本,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使用工业盐来生产食品调味剂。这表明食品安全问题确实令人担忧。
一些医学志愿机构对国人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统计,发现泡菜、腌腊制品、空气污染、滥用抗生素以及食用化学饲料、化肥和农药等“高科技手段”增产的食品导致了癌症患者数量成倍增长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对此,我无话可说,因为这些做法首先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至少大家不会为了填饱肚子而挨饿。
不久前,东莞市质监局在虎门地区的东莞市伙伴食品有限公司查获并没收了一批涉嫌使用工业盐生产的“新一代上鲜大骨浓汤调味素”,随后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吊销了该公司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伙伴食品公司对此不服,将东莞市质监局告上了法庭。最终,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宣判东莞市质监局的行政处罚合法,这无疑为扭转食品安全的不利局面开了一个好头,值得称赞。
今年3月24日,东莞市质监局对伙伴食品进行执法检查,现场发现伙伴食品涉嫌使用非食品原料(工业盐)生产的调味品“新一代上鲜大骨浓汤调味素”36包和半成品186包,用于生产上述产品的工业盐约29袋。执法人员当场向伙伴食品送达了《现场检查通知书》,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并查封了上述产品。6月28日,东莞市质监局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及《没收物品清单》,对伙伴食品进行了行政处罚,没收了上述涉案产品,并处以4万元罚款,吊销了该公司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志、认证机构、运作模式、市场定位及认证程序。无公害农产品注重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则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安全、优质、营养。认证程序包括产地认定、产品认证等环节。
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忧心忡忡。媒体曝光“大骨浓汤调味素用的竟是工业盐,生产许可被吊销”事件告诉我们,食品加工企业节约成本,用工业用盐生产食品调味剂。可见,食品安全的确令人担忧。伙伴食品公司不服后将东莞市质监局告上法庭。6月28日,东莞市质监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及《没收物品清单》对伙伴食品进行行政处罚,没收上述涉案产品,并处4万元罚款,吊销其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