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管理 > 食药局罚款必须5万吗

食药局罚款必须5万吗

时间:2024-05-20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787

一、食药局罚款必须5万吗

  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二、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

  1、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主要负责人。主要负责人立即召开应急处置小组会议,调查事件,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同时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2、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

  3、对已进入市场流通的问题的食品进行召回。

  4、及时将事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故原因等向县卫生局和质监局报告。

  5、存在人为投毒的可能时,要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

  6、对封存和召回的问题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等措施。对有问题的原料,采取退回或销毁等措施。

  7、配合当地监管部门进行调查,落实当地监管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各项措施。

  8、信息发布,应急处置的信息统一由总指挥或委托人予以发布。

  9、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应急领导小组要向当地监管部门进行报告,经核查确无危害和风险后,企业方可恢复生产,终止应急响应状态。

  10、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当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重要信息。拒绝购买过期食品、“三无”食品、感观性状异常的食品等。消费者发现上述食品时应及时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

  2、择环境整洁、卫生良好,店内悬挂有《餐饮服务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监督公示牌公示的脸谱标识为“微笑”或“大笑”的餐饮单位;不食用路边、露天流动小摊点提供的食品;不在没有凉菜许可项目的餐饮单位点食凉菜。

  3、注意高风险食物(多为高蛋白食物)的存放和及时食用。

  4、购买食品或到餐饮服务单位消费后要尽量索取并保留相关票据,以便发生事故后能追查责任。

  5、家庭用餐时,食物必须做到烧熟煮透;尽量不食用隔夜饭(菜),如不能当餐用完的,应及时冷藏,且第二次食用前必须加热彻底;日常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平衡膳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食药局罚款必须5万吗的相关内容,食药局罚款必须5万是没有这个规定的,对于罚款的多少一般会根据违法行为的恶劣程度、影响大小、违法所得的多少来进行确定,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建议咨询手心律师网专业律师。

相关标签: 一般事故罚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的问题。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生海难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损害。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

    假冒食品是否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问题。依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经营掺假食品的违法行为属于违法,需承担相应责任。具体处罚措施包括没收违法所得和食品、添加剂,并罚款。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多种情况,如生产经营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等。除了上述

  •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

    药品经营质量否决管理程序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内容。该程序旨在保障药品经营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包括药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各环节质量并行使否决权。否决方式包括口头批评、限期整改通知单等多种形式。该程序对于提高药品

  •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刑罚规定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的相关内容。该罪行涉及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罪者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并处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构成该罪的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和客观要

  • 交通事故结案时效的规定
  • 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概述
  • 电力运行事故的赔偿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