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红包引发的友谊破裂和法律责任如何应对
时间:2024-06-2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两好友因微信抢红包翻脸打架,打架斗殴的法律解读
事件经过
近日,宜宾市筠连县公安局筠连镇派出所查处一起聚众斗殴案,抓获10名斗殴青年,其中4人被依法行政拘留,6名未成年人被口头教育后责令家长带回。4月25日下午,筠连县玉壶公园内有两拨共10余人带着棍棒互相叫骂,摆出了斗殴的架势。附近群众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报警,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控制住局势,当场将聚众打架的10余人挡获。经民警了解,本次斗殴是由于李某和周某起纠纷而酿成的。而李某与周某本是朋友,25日两人和朋友一起在微信群里面玩“10元抢红包”游戏,几人事先说好谁抢到的红包金额最少,谁就要发10元红包供大家抢玩。几局之后,轮到周某发红包时,周某却坚决不发,李某见状后辱骂周某耍赖,两人为此发生争吵。随后李某心生怨恨,便邀约周某到玉壶公园斗殴。当天下午,李某叫来3名朋友,而周某则找来几名同学帮忙,两方人在玉壶公园碰面后准备斗殴,幸好周围的群众及时报警,赶来的民警将双方制止,没有造成人员受伤。目前,谢某、刘某、贾某、李某因聚众斗殴分别被处行政拘留三日。周某等人因系未成年人,民警教育后已责令家长将他们领回,并要求严格教育。
法律解读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将被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六十周岁以上的人;(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一次殴打、伤害多人。当公安机关查获打架斗殴行为后,将依照以上规定予以相应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出资减资的法律责任
虚假出资减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虚假出资行为涉及公司发起人、股东未按照法定要求交付货币、实物或转移财产权,严重者可构成虚假出资罪,受到刑法处罚。文章还阐述了立案追诉标准,包括虚假出资数额、抽逃出资数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明确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公司和股
-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治安处罚,严重时可能构成犯罪。此外,利用信息网络诽谤、辱骂、恐吓他人和编造虚假信息等行为也将受到法律制裁。
-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处罚。经营者和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会受到法律和行政处罚。同时,如果虚假广告导致消费者受损,广告主应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虚假广告的几种表现形式,并提到了《民法典》中关于商业广告和宣传的法律条款。
-
学生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
普通考试作弊和国家考试作弊的法律责任。普通考试作弊不涉及法律责任,而国家考试作弊则依照《刑法》相关规定需承担法律责任。组织作弊的个人或组织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文章还对出售试题、答案和代替他人参加考试的行为做出了相关处
-
仓管盗窃与职务侵占的区别
-
帮助犯罪嫌疑人转移犯罪工具的法律责任
-
买到被盗手机是否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