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婚前财产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取得的财产。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是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取得,就依法受到法律保护。新婚姻法规定: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
问:我1995 年结婚,现因夫妻感情不和,准备离婚。我在1994 年用自己的钱买了一套房子,我妻子提出该房子为共有财产,要一人一半,请问法律对此有何规定?读者大明
答:如果你们事先对房子的权属有约定,则按照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根据2001 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属于你的个人财产。
2001 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9条规定:“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你妻子无权要求房子一人一半。
新婚姻法关于婚前财产的规定
众所周知,婚前个人财产特别是婚前房产,如果没有约定,过去的司法解释曾有婚姻关系存续八年后作为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因而导致有些夫妻在婚前进行“婚前财产公证”,以明确各自婚前财产的处理。
新婚姻法生效后,规定婚前财产如果要作为“共同财产”,双方必须约定。这就实际上肯定、明确了婚前个人财产不作为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因此,新的司法解释就规定,婚前个人财产不因为婚姻的存续转化为共同财产。这实际上就取消了“婚姻存续八年,婚前个人财产(房产)作为共同财产”的规定。
新婚姻法对婚前个人财产的规定
婚前的个人财产归个人所有,婚后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除非双方对财产又明确的约定。但是一些特定的财产是属于个人独有的,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转业费就属于个人独有的财产,不做为共同财产。最高院93年的司法解释转业费10年以上转为共同财产的规定,随着新婚姻法的颁布应当已经失效。
“夫妻各自的婚前财产在双方结婚8年后即作为共有财产”的说法早已成为过去。自从新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后,法律已明确地对夫妻双方婚前个人财产作了详细的规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财产均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结婚而逐渐转化成夫妻共同财产。因此,为婚前财产权属办理公证,已没有必要。
比如,婚前个人按揭买下的房产,即使婚后共同还贷,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没有约定,在分割时当然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共同还贷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额予以退还。房产增值的部分,当然由所有者享有。这应当是原则。法官当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困难的一方判决所有者予以帮助、补偿。但是这并不是对共同财产的分割。
如果您想阅读更多关于婚前财产的文章,找法小编推荐:
婚前房产确认
新婚姻法婚前财产内容
婚前财产相关法律规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夫妻离婚时的债务纠纷处理方法,包括个人债务和共同债务的偿还方式,夫妻财产约定的规定,以及离婚财产分割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文章阐述了共同债务的处理原则,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的约束力以及对第三人债权的处理。同时,也提到了隐藏、转移财产的处理方式以及未分割的共
婚前个人财产的范围及相关规定,包括婚前个人财产的定义和范围、《民法典》对此的详细规定以及《民法典》生效前的相关法律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包括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复员军人的相关费用、离婚时的个人物品等。根据《民法典》,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仍属于个
协议人XXX的婚前个人财产情况,包括个人银行存款、房产、股票和基金投资等。双方结婚后,应尊重个人财产权利,不得处置对方财产,个人财产产生的收益归属于财产所有人。此外,因个人财产的保管、维护等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由个人承担。双方还有共同购置房产和存款用于家
婚前房产婚后能否增加所有权人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财产拥有者的同意下,可以在婚后将另一方的名字加到房产证上,但需缴纳契税并遵循当地房管部门的要求。婚前房产的归属情况也进行了说明,包括婚前个人购房、婚后购房等情况。离婚时,需要进行财产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