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时间:2024-08-22 浏览:5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8780

毕业生三方协议的法律注意事项

1、工资问题

在签订毕业生三方协议之前,需要明确工资是税前工资还是税后工资。如果用人单位答应支付税后工资,应在协议中明确表示,以避免发生争议时被认定为税前工资。

2、社会保险问题

在协议中需要明确用人单位将为毕业生缴纳的社会保险类型,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还是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如果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毕业生的工资中就不需要扣除个人负担部分。如果是城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需要与用人单位明确工资中是否包含社会保险金的个人承担部分。

3、住房公积金问题

需要确认工资中是否包括住房公积金。毕业生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按照被录用后首月工资的7%计算。如果没有明确约定,一般工资中都包含了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会代扣代缴。

通过与用人单位充分沟通,可以避免在进入单位后实际拿到的工资与协议书上约定的工资数额相差较大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因为工资问题导致的跳槽犹豫和违约金压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的法律风险与注意事项

    三方协议是由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三方之间签订的一种协议,对签约的三方都有约束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学校统一发放的《高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其他就业协议书无效。就业协议的终止是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签订就业

  • 学校三方协议范本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需要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各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协议中规定了毕业生应按规定就业,如实介绍自己情况并了解用人单位的使用意图,按时报到。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情况并做好接收工作

  • 缓刑判决的年限如何确定

    签订三方协议后,如果毕业生不想去工作,可以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违约会导致不良后果,如用人单位的工作付之东流、影响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以及对其他毕业生的影响

  • 劳动合同是实习期过后签的吗

    在实习期间签订的是实习协议,或者应届毕业生签订的是三方协议,实习期过了之后才是签订劳动合同。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 签了就业协议又想解约
  • 三方协议解约函格式是怎样的
  • 三方没和公司签正式合同吗可以不签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