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抵押合同的抵押权与抵押登记有什么关系
关于动产抵押,其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之日起产生效力。
而若未能办理登记手续,其对善意第三方则无法产生对抗力。
此外,下述财产的抵押,则须在完成登记后方能设定其抵押权:
(一)各类房屋建筑以及与土地紧密相依的附属设施;
(二)因建设工程所需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三)海洋区域内的使用权;
(四)正在兴建中的各种建筑物、船只及飞行器等。
《民法典》第四百零二条
以本法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
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二、抵押权中的第三人是什么
对抗第三人的含义是,当存在两个涉及同一财产的债权债务关系时,各方当事人均有权利主张其对该财产的权益,其中已完成相关登记程序的一方,其权益将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优先受偿权。
在此过程中,若抵押权的当事人未能为动产抵押行为进行充分的登记手续,此类情况下他们所享有的抵押权便无法对善意第三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
三、民法典抵押人可以起诉债务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文规定,当抵押人为从抵押的财产生效赔偿债务之后,抵押人拥有对债务人的追偿权利,并可据此启动法定诉讼流程,请求债务人偿还其所负担的相应债务。
抵押人皆是以自身财物作为抵押物的名义,为债务提供担保的自然人或组织。
在此次债务抵押法律关系中,抵押人仅需以抵押的财产为限承担相应的债务责任,同时,抵押人在抵押担保过程中,依法享有一定程度上的抗辩权。
以上是关于抵押合同的抵押权与抵押登记有什么关系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一起借款纠纷案,王某向夏某借款并以陈某的房屋作为抵押,但双方未进行房屋抵押登记。一年后王某未能归还借款,夏某向法院提起诉讼。争议焦点在于陈某是否应承担还款责任。根据抵押登记原则,因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担保物权未成立,陈某不承担还款责任。
借款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借款金额、用途、期限、提款和还款的时间与方式、利率和计息方式、担保事项以及借款人的承诺等内容。双方需遵守合同规定,确保借款的合法合规使用,按时履行还款义务。
以同一处房屋进行多次抵押借贷是否构成诈骗的问题,并介绍了房地产抵押登记的程序和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依法进行登记的多次抵押借贷是合法的。房地产抵押登记需房屋所有权人和抵押权人共同申请,提交相关证件和资料,包括抵押物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等。
房产抵押所需的费用,包括评估费和抵押费用。评估费用由专业评估公司收取,受房屋因素等影响。个人房屋抵押需提交一系列资料,包括身份证、收入证明等。房产抵押登记程序包括提交申请、登记机关受理、审核、登记、收费发证和建立档案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