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如何认定犯罪构成之日

如何认定犯罪构成之日

时间:2025-02-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2861

一、如何认定犯罪构成之日

1、自犯罪行为结束并导致了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侵害后果后,便可视为犯罪正式成立的日期。关于犯罪构成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是以既遂作为衡量标准以及不以既遂作为衡量标准。在现阶段的中国大陆地区,通说是倾向于主张实行犯罪行为并产生了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的侵害后果时,犯罪即告成立。

2、鉴于刑法对于各类犯罪所设定的构成要件各异,因此,在判定犯罪是否成立方面也会有所差异。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对于那些并非将危害结果视作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类型,实施犯罪行为的当天即可被视为犯罪正式成立的日期;

(2)然而,对于那些将危害结果纳入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类型,只有当危害结果真正发生的那一天,才能被确认为犯罪正式成立的日期;

(3)至于在共同犯罪的情境下,则应该从最后一个共犯人的行为结束之时开始计算对所有共犯人的追诉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二、危害结果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吗

在许多情况下,构成犯罪并不要求必须有实质性的危害结果。实际上,在刑法领域里,犯罪构成的要素可以被划分为客观要素和主观要素两大类。其中,客观要素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而主观要素则主要涉及到被告人的心理态度、动机目的等等方面。虽然如此,但对于一些特殊的犯罪类型,例如行为犯和危险犯而言,它们的成立并不必然地依赖于实际发生的危害结果。换句话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特定的行为,或者导致了某种危险状态的出现,便足以构成这些犯罪。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来具体分析危害结果是否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

三、犯罪构成的概念是什么

犯罪构成作为刑法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涵在于将评判犯罪成立所需具备的各项必要条件进行归纳汇总。此概念主要由以下四大要素紧密相扣且相互作用而形成:即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以及犯罪主观方面。首先,犯罪主体所关注的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状况,其次,犯罪客体体现为犯罪行为对某些特定权益的侵害与冒犯,再次,犯罪客观方面则包括危害行为、危害后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犯罪主观方面则关乎于行为人在实施某项行为时是否具有谋求、放任或者至少应当预见事件发生的故意或过失情态。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四个构成要素彼此间既相互依存、又自我约束,共同对一项行为是否成立犯罪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犯罪构成之日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及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及构成要件,详细阐述了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类型。同时,文章对比了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和刑罚等方面的区别。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我国刑法关于挪用公款的规定。如果挪用公款达到立案数,构成刑事犯罪。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以及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的行为。对于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有相应的定罪处罚规定。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香港地区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参照我国刑法理论,需考虑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四个要素来判断。如果自杀未对其他利益造成损害,不构成犯罪;反之则构成犯罪。如战时士兵自杀侵犯了国家安全利益,构成犯罪。乞丐自杀未对其他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则不构成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
  • 房贷批了后多久放款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