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罪构成体系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体系嘛,就是怎么评价犯罪行为的一套统一标准啦。
有好多学派呢,每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成条件和评价方法。
最常见的算是四个要素的观点了,包括谁干了啥(主体)、为啥干这个事(客体)、为啥这么干(主观) 还有干了啥事实(客观)这四大块儿。
而最近比较火的则是三个要素的看法,具体来说就是看行为符不符合法条要求(合法性)、有没有责怪你的理由(有责性)。
最后还要提一下的新型的二层次犯罪论,它把犯罪构成拆成了违法性和有责性的两个部分。
判定犯罪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从前后左右这些角度来分析,先是看看行为符合哪些客观因素,然后再来看看是否满足主观条件。
违法性就是说你做的事儿不能违法,而有责性就是问你该不该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构成特征有哪些表现
犯罪构成特征体现为行为人的资格、行为对象以及客观和主观要件的综合,同时也是违法性和责任的法律定位,以及确定犯罪行为的关键要素。
具体包括:主体要件要求:行为人需具有特定责任能力,例如成年且具备完整刑事责任者。
客体要件定义:行为侵犯并损害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权益,如财产权、人身权等。
主观要件考量:行为人的心理特征,包含故意、过失等精神状态。
客观要件描述:犯罪行为的表面现象,包括动作方式、结果等,作为评估该行为是否构罪的重要依据。
违法性质观察:行为触犯法律条文,破坏法律所维护的社会关系。
责任性质判定: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有责任能力,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法律标准确立:犯罪构成提供明确标准,以判断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进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有机统一的整体特性:犯罪构成并非各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
法律标志作用:犯罪构成是法律上确认某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标识,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
法律体系核心地位:犯罪构成理论在犯罪体系乃至整个刑法学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是定罪量刑的法律准则。
三、标准的犯罪构成和派生的犯罪构成的区别
刑法则学术语划分犯罪形态的两个类别:标准犯罪构成与派生犯罪构成。
前者指正常社会危害程度的行为,反应一般的犯罪状况;后者因犯罪严重程度不同而衍生,包括加重和减轻的犯罪构成。
如常见的抢劫罪,通常未涉及致命伤害,若有此类行为,便构成了愈加严厉的抢劫罪。
以上是关于犯罪构成体系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该罪侵犯客体是妇女和儿童的身体自由权和人格尊严权。客观行为包括拐骗、绑架、收买、贩卖等。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有出卖目的。量刑方面,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从五年到死刑不等的刑罚
行政不作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行政不作为主体是行政主体,其不作为状态对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行政不作为的客体是为行政法所保护的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客观方面表现为行政主体在法定
婚姻关系的法律性质,指出普通婚姻关系不构成犯罪客体,而破坏军婚关系则属于犯罪。中国刑法规定了破坏军婚罪,主要针对与现役军人配偶发生的外遇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坏军婚罪的三种类型:重婚型、同居型和通奸型,以及情节恶劣和严重破裂夫妻关系的后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及处理方式。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用于个人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需追缴违法所得。根据不同情况,如挪用时间、是否归还、是否用于营利或非法活动等,对挪用公款罪进行具体认定和处理。追缴违法所得是重要补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