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离婚的孩子属于父亲,父亲再婚的母亲能争取抚养权吗
1.离婚之后再次步入婚姻殿堂的双亲依然具有维护孩子抚养权的正当权益。
2.在离婚事项中,孩子抚养权的调整途径主要包括协议变动与诉讼变更两大类别。
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若父母双方能够就此问题达成共识,那么国家司法机关将予以认可及支持。
3.倘若双方在此议题上无法达成共识,则可选择提交至国家司法机关进行审理。
值得强调的是,无论家庭结构如何改变,父母争取子女抚养权的各项权利都应得到尊重与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六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二)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者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三)已满八周岁的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四)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二、离婚对方孩子怎么判的
一、针对尚处于哺乳期之内(此处通常理解为指未满两周岁的婴幼儿)的儿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应以由其母亲亲身抚养为主导原则。
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些许特殊情况,比如母亲符合下列任一条件者,亦可考虑让该子跟随父亲共同生活:
1、若母亲身患长期无法治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导致子女与她共同生活会面临健康风险;
2、若母亲具备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坚持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
3、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子女确实不适宜继续跟随母方生活,例如母亲的经济状况以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或者母亲的行为举止不当,对子女的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甚至是因为触犯法律法规并被判处有期徒刑,从而无法承担起抚养子女的责任等。
二、对于年满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父母双方就抚养权问题未能达成共识,则应交由人民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这一基本原则进行裁决。
三、对于年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因此在处理抚养权问题时,应当充分尊重他们的真实意愿。
以上就是关于父母离婚的孩子属于父亲,父亲再婚的母亲能争取抚养权吗的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的改判问题。一审抚养权判决基于孩子年龄和双方条件,在二审中改判可能性较小,除非有有力证据。具体规定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保障子女权益是审理原则。双方需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
抚养权对迁户口的影响,以及法院在判决抚养权归属时的原则。女方拥有抚养权并不影响迁户口,子女户口与抚养权无直接联系。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抚养权归属,主要考虑学历、工作、收入等因素。离婚后父母仍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婚姻法》规定共同财产处理原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判定原则,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子女的具体情况做出判决。对于两周岁以下的孩子,抚养权一般会归女方,但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如母方有不适宜抚养的情形,抚养权也可以归父方。对于变更抚养权的情况和程序也进行了详细解释。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及上诉问题。调解书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主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效力待定。一旦双方签字确认,调解书生效,当事人无权上诉。但如果一方有证据证明调解违背自愿原则或违反程序,可在两年内申请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