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加盟商)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根据该条例,除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注册商标是构成特许经营的基本因素,也是特许经营体系的基石。如果特许人在没有注册商标的情况下进行特许加盟,将会面临风险。即使已经签订加盟合同,加盟商仍有权以特许人没有注册商标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费赔偿,这将导致特许人得不偿失。
商标具有唯一性和独占性,只有注册商标后,企业才能享有商标的专用权。如果商标不注册,其他商家可以随意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商标,这将影响商标作为商品来源的基本作用,也会对商标所代表的商品质量和信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商标的注册对于保护企业的商标权益至关重要。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特许人若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并被特许人向商务主管部门举报并经查实,商务主管部门将责令特许人改正,并处以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处以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进行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以特许经营名义骗取他人财物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依照该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此外,从事传销行为的人将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的相关规定受到处罚。
合伙合同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合伙合同作为商事合同,需注意当事人资格、禁止人群、协商与约定、出资方式、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以及合同的生效和修改等方面。合伙合同在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但成立生效的合伙合同并不等同于成立的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破产程序中债权人的债权申报程序。债权申报时限有明确规定,清算人会通知债权人申报事宜并在报纸上公告。申报时,债权人需提供相关证明。清算期间合伙企业仍可存在,但不得进行无关经营活动。关于合伙债务清偿顺序,我国法律未有具体规定,但司法实践中存在困惑
甲方与乙方就所有建设项目开展的排他性战略合作协议的相关内容。合作目标是降低工程成本、提升造价服务并获取更大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商业价值。双方规定了详细的合作内容、合作期限、出资费用、收益分配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若一方违约,需承担相应责任并赔偿损失。
甲、乙双方关于合作代理中国电信业务的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费用金额与支付方式、违约责任、争议解决和其他事项。甲方需告知员工乙方是业务代理商,提供场地供乙方进行通信设备安装和业务宣传,并有权管理乙方的日常工作。乙方需保证用户正常使用通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