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增工程量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时间:2025-02-25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对于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士一般都知道,一个大工程涉及的金额往往是数亿元。因此参与工程建设的单位都知道,拿下一项工程的承包合同就能赚取丰厚的利润。然而, 据手心律师网小编了解, 有些承包商在工程预算中的会虚增一定的工程量,从而增加工程成本,牟取更多灰色收入。那么,虚增工程量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虚增工程量构成合同诈骗的论证
虚增的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其虚增的工程量产生的工程款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成立的情形包括: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虚增工程量的行为属于以虚构的单位签订合同的情形,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六条的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七条的遵纪守法原则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时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第八条的依合同履行义务原则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根据第五十四条的可撤销合同规定,在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虚增工程量构成合同诈骗罪。虚增工程量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遵纪守法原则,同时也违反了依合同履行义务的原则。因此,对虚增工程量的行为应予以法律制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无效对合同诈骗罪的影响
合同无效与合同诈骗罪的关系以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合同无效并不会影响对合同诈骗罪的认定,合同诈骗罪具备特定的情形,包括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物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折价补偿和赔偿损失等。
-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主要围绕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性质和“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展开。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性质应参照现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围。同时,探讨了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合同当事人的行为如何认定,特别是在没有资金情况下依靠虚构事实骗取资金的情况
-
合同诈骗罪的瑕疵及解决方法
合同诈骗罪存在的瑕疵和争议,包括合同的定义、欺诈行为的要件以及损失的计算等方面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明确合同的定义、明确欺诈行为的要件和统一损失的计算标准等解决方法。旨在促进执法者正确理解和执行合同诈骗罪,维护公平和诚信的商业交易环境。
-
刑事第二审辩护词
刑事第二审中的辩护意见。首先,针对一审判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关于被告人是否犯有合同诈骗罪的争议点,并指出一审判决在证据采信上的错误。其次,阐述了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辩护权的原则,包括不受诉讼阶段、罪行轻重、案件调查情况和认罪态度的限制,以及
-
合同诈骗罪的法律解释
-
梁某的行为分析及定性
-
合同诈骗罪的定义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