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的限期出境者
如果外国人被处以限期出境的处罚,并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离境,那么可以被遣送出境。
2. 存在不准入境情形的人
对于有不准入境情形的人,也可以被遣送出境。
3. 非法居留或非法就业的人
对于非法居留或非法就业的外国人,也可以被遣送出境。
4. 违反法律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人
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或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需要遣送出境的人,也可以被遣送出境。
根据法律规定,其他境外人员如果存在上述情形之一,也可以依法遣送出境。
如果被遣送出境的人员没有入境限制,那么可以在遣送出境之后重新申请签证入境。但是如果存在限制入境签证,就必须等到限制时间结束后才能申请重新入境。
遣送出境:遣送出境是针对一般非法入境者的处理措施。
驱逐出境:驱逐出境是针对有身份的合法入境者(通常是外交人员)在境内从事不合身份行为或因外交纠纷而采取的报复行为。
相关法条链接:
《刑法》第三十五条: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出入境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4款:被遣送出境的人员,自被遣送出境之日起一至五年内不准入境。
第八十一条外国人从事与停留居留事由不相符的活动,或者有其他违反中国法律、法规规定,不适宜在中国境内继续停留居留情形的,可以处限期出境。外国人违反本法规定,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部可以处驱逐出境。公安部的处罚决定为最终决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关于外国人可以被遣送出境的多种情况,包括未在规定期限内离境、存在不准入境情形、非法居留或非法就业以及违反法律法规等。同时,还介绍了被遣送出境人员重新入境的条件以及遣送出境与驱逐出境的区别。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驱逐出境的相关规定是比较多的,出境入境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法律都有规定,确定了驱逐出境的情形、期限等。但是,应当慎重适用驱逐出境,适用时不仅要考察犯罪的性质、情节与犯罪人的具体情况,而且要考虑我国与其所属国之间的关系以及
从司法实践看,完全可能出现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外国犯有依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之罪应当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即使在我国具有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在国外实施有依照普遍管辖原则我国有义务进行管辖的犯罪,在犯罪分子进入我国国境,我国也有权实施管辖,并考虑对
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由于驱逐出境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故符合附加刑的基本特征;由于驱逐出境仅适。但是,应当慎重适用驱逐出境,适用时不仅要考察犯罪的性质、情节与犯罪人的具体情况,而且要考虑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