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调解 >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定义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定义

时间:2025-06-28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9912
第一条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指导思想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在消费活动中发生争议后,通过自愿、互谅的协商方式,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快速、简便地解决纠纷。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应进行协商和解。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原则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自主化解争议为目的,贯彻平等与协商原则。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基本要求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基本要求包括:双方在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在互相谅解的前提下,共同弄清事实,分清责任,和谐磋商,自愿达成协议,并自觉、主动地履行协议,以达到自主协商解决消费争议的目的。

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应体现“过赔相当”的原则,经营者不得利用消费者对专业知识不熟悉或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坑害消费者,消费者也应避免非理性示偿。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主体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根据“谁销售谁负责”的原则,消费者可以直接找经营者协商解决,而经营者不得以“商品质量问题是生产厂家或其它供应商的事”为借口,要求消费者直接找厂家或供应商交涉,拒绝或拖延与消费者进行协商和解,而是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消费者协商,并积极主动地与生产企业或供应商进行交涉。

对于设有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的,联络站应作为执行主体;如没有设立联络站,可以由经营者授权或委派的人员担任执行主体。经营者应主动建立相关的和解制度,以便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便捷地自主解决消费纠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定义

    消费争议协商和解的相关内容。其定义为在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争议后,通过自愿协商方式解决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双方应遵循事实、法律、平等与协商原则,共同弄清事实、分清责任,和谐磋商并达成协议。主体为经营者和消费者,联络站或经营者授

  • 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赔偿方案

    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多种方式。首先,在决定申诉时,消费者应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信息。其次,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后达成和解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并请求行政部门根据协议作出调解书。如果达成仲裁协议,可以撤回申诉并向仲裁

  • 摩托车商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在自愿、互谅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这种快速、简便的争议解决方式,无论是对消费者还是对经营者来说都是理想的途径。

  • 消费者申诉后,是否还可以协商和解

    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申请撤回申诉。协商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在发生争议后,就与争议有关的问题进行协商,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直接对话摆事实、讲道理,分清责任,达成和解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活动。针对经营者故意拖延或无理拒绝消费者协商和解建议的行为,消

  • 消费者权益保护途径中协商和解是什么意思
  • 投诉不予受理范围
  •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